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指称与陈述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梳理指称和陈述两个概念的源头,指出术语指称、陈述经常在多种意义上使用,并讨论了指称、陈述与谓词性主宾语之间的关系,指称、陈述之间的转化与兼类的关系,以及指称、陈述在不同语法平面的表现。
作者
王淑华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51-154,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指称
陈述
自指
转指
转化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9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1
郭锐.论表述功能的类型及相关问题[A].语言学论丛:19卷[C].商务印书馆,1997.
2
刘永耕.
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兼及同位短语的指称问题[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90-95.
被引量:23
3
马庆株.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A].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
彭可君.
谓词性宾语补议[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21-31.
被引量:8
5
彭可君.
关于陈述和指称[J]
.汉语学习,1992(2):14-18.
被引量:18
6
齐沪扬,葛新.
汉语研究中信息分类的若干问题[J]
.修辞学习,2003(1):22-24.
被引量:2
7
王莉莉.指称性主语、陈述性主语分类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2000,(1).
8
萧国政.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A].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
姚振武.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J]
.中国语文,1996(1):31-39.
被引量:74
10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51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519
2
陆俭明.
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3):64-72.
被引量:33
3
邢福义.
说“NP了”句式[J]
.语文研究,1984(3):21-26.
被引量:107
4
范开泰 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陈昌采.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的相关论述.
共引文献
592
1
郭安,张全生,邢欣.
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20(1):14-20.
被引量:2
2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6
3
沈家煊.
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J]
.中国语文,2021(1):3-17.
被引量:29
4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5
龙国富.
北京话“X+儿”结构构式化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137-152.
6
姜南.
古汉语“所V”结构的转型发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39-149.
7
楊榮祥.
關於漢語詞類系統演變的思考[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168-187.
8
熊仲儒,邵士洋.
轻动词的类型与涉用范畴的归属[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230-250.
被引量:1
9
应学凤.
述宾黏合结构和述宾倒序结构的语义差异——兼谈指称、轻重、松紧在汉语的相互作用[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94-208.
10
秦祖宣,端木三.
汉语动名定中复合词的词长搭配:一项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4):509-52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
1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519
2
彭可君.
关于陈述和指称[J]
.汉语学习,1992(2):14-18.
被引量:18
3
郭锐.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J]
.当代语言学,2000,2(1):37-52.
被引量:96
4
税昌锡.
动词界性分类试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95-100.
被引量:11
5
石定栩.
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J]
.汉语学习,2005(4):3-10.
被引量:21
6
王红旗.
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J]
.汉语学习,2006(1):7-13.
被引量:19
7
郭锐.论表述功能的类型及相关的问题[A].语言学论丛(第19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陆俭明.现代汉语动词作谓语问题浅议[A].语文论集(第二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9
王红旗.论无指成分[A].语言学论丛(第37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
Lyons, John. Semantics [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引证文献
2
1
王红旗.
“指称”的含义[J]
.汉语学习,2011(6):3-12.
被引量:15
2
冯大统.
“云X”的构式考察及“云”贬义用法浅析[J]
.现代语言学,2020,8(6):822-82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高林波,王艳.
“丫头”词义考辨与分析[J]
.东疆学刊,2012(3):58-61.
2
汪徐香.
潜山地名语言文化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35-39.
被引量:1
3
赵国栋,刘春杰.
指称视角下的俄语动词体[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3):37-41.
被引量:1
4
李明泽.
浅析汉语新闻报纸中指称语的应用——以人民日报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为研究对象[J]
.采写编,2018,0(3):88-90.
被引量:2
5
王红旗.
向心结构可以与其中心语属于不同形式类[J]
.语文研究,2015(1):1-10.
被引量:4
6
李强.
动态语境与无指成分的非指称性[J]
.当代修辞学,2015(4):58-67.
被引量:7
7
吕明臣,许春燕.
指称:建构话语系列的途径[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6(2):173-180.
被引量:6
8
赵镜.
诺苏彝语话题的指称特征[J]
.语言研究,2017,37(1):112-120.
被引量:1
9
杨爽.
“良心”由指称性向陈述性游移的句法探析[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82-86.
10
郭继懋,张盼.
“指”和“是”解释功能上的差异[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7(4):55-59.
被引量:1
1
迪丽拜尔·米吉提.
论维、汉语代词的运用[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维吾尔文),2006,27(1):127-132.
2
潘攀.
近代汉语一组时间词[J]
.江汉学术,1997,28(1):53-62.
被引量:4
3
黄忠廉,李正林.
术语指称与汉译规范[J]
.科技术语研究,2006,8(1):32-35.
被引量:2
4
邓德华.
浅论英语中的歧义(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8(2):22-29.
5
陈万会.
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论英汉翻译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5-88.
被引量:13
6
陆志韦.
试谈汉语语法学上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J]
.中国语文,1961(6):12-18.
被引量:4
7
张亚茹.
浅谈“否定词+数量词组”[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3(1):55-58.
8
陈俊和.
试论现代汉语指称分类系统[J]
.兰州学刊,2009(S1):165-171.
被引量:4
9
刘礼进.
何以使用“指称”?——谈谈reference等术语的汉译[J]
.上海翻译,2006(4):66-67.
10
杨文革.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指称关系偏误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2):152-156.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