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执政为民的观念基础和制度保障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执政为民并不是新的政治理念,但在当前却有非常重要的制度意义和法治价值。执政为民意味着对国家权力的约束,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之所在。对人民利益的认识和判断,必须基于国家根据社会公意而制定的法律。我们要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建设,达成使国家权力不能不以执政为民为原则、积极回应社会诉求的效果。
作者
周祖成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执政为民
国家权力
社会诉求
法律制度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英]卡尔·波普尔 傅季重(译).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18.
2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8-23(1-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长山.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J]
.法学研究,2001,23(3):19-41.
被引量:92
5
[英]胡克.宗教政治:第一卷第十节[A].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
[法]让-皮埃尔·韦尔南 秦海鹰译.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7
[日]杉原泰雄 吕昶译.宪法的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级参考文献
123
1
郭道晖.
多元社会中法的本质与功能——第二次亚洲法哲学大会述评[J]
.中外法学,1999,11(3):101-107.
被引量:47
2
马长山.
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
.社会科学研究,1999(3):37-43.
被引量:34
3
陈玉刚,俞正梁.
21世纪权力的流变:集中与分散[J]
.学习与探索,1998(6):81-87.
被引量:11
4
苏力.
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
.法学研究,1998,20(1):1-13.
被引量:253
5
马长山.
从主人意识走向公民意识——兼论法治条件下的角色意识转型[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5):24-31.
被引量:16
6
马长山.
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
.社会科学,1993(8):48-51.
被引量:11
7
马长山.
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
.法学研究,1996,18(6):3-12.
被引量:204
8
[美]卡尔·A·魏特夫著 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9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0
[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
共引文献
276
1
汪湖泉,陈懿珂.
论推荐性标准实施的法治理念[J]
.标准科学,2021(2):14-18.
被引量:2
2
卫杨春.
论党的执政理念及其实现[J]
.鄂州大学学报,2007,14(6):5-9.
3
王艳慧,马金芳.
俄罗斯社会资源配置的模式、影响及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9-121.
4
程珂,张本效,雷家军.
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党对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构建[J]
.长白学刊,2007(1):136-139.
5
宫敏燕.
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社科纵横,2007,22(11):16-17.
6
周祖成.
论行政主导对我国走向法治的影响[J]
.社会主义研究,2002(6):82-84.
被引量:7
7
上官莉娜.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基层政权建设[J]
.江汉论坛,2004(10):31-34.
被引量:6
8
程信和.
论经济法在中国的创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88-192.
被引量:4
9
朱景文,叶传星.
2001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3-7.
被引量:1
10
王晓春.
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的解说效力与局限——兼评《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113-1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王长江.
重视对“党的利益”问题的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4-7.
被引量:34
2
王新建.
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机制[J]
.社会主义研究,2005(4):63-65.
被引量:3
3
刘晓根.
“党的利益”问题再探讨——与李玉兰同志商榷[J]
.理论探索,2006(5):56-58.
被引量:5
4
龚培兴,潘泽林.
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是党执政为民的要求[J]
.党建研究,2006(10):33-35.
被引量:2
5
傅勇,张晏.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
.管理世界,2007,23(3):4-12.
被引量:1818
6
刘锡桓.
做到执政为民应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J]
.理论探索,2007(3):62-64.
被引量:1
7
张倩.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演进特点[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81-84.
被引量:4
8
李成贵,陈春保,傅艳雯.和谐拆迁的“黄州模式”[N].湖北日报.2011-09-04(3).
9
吴宏洛,徐子清.
发展民生 谋求民利 执政为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9-35.
被引量:2
10
高清辉.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比较与评价[J]
.城市问题,2008(6):96-10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孙志云,秦燕.
执政为民:地方实践的利益——价值选择[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4):55-60.
1
王先勇.
我国法制建设应以调整好“利益关系”为最基本的着眼点[J]
.理论与改革,1994(10):28-30.
2
桑玉成.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理论参考,2004(8):15-16.
被引量:3
3
朱惠军.
论经济开发区政府治理的创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0-21.
被引量:2
4
郭建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法律制度问题[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3):61-64.
5
余超文.
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何以可能——基于道德、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9(4):39-41.
6
杨圣琼.
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研究[J]
.领导之友,2017(1):26-31.
被引量:1
7
杨圣琼.
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4):27-30.
被引量:1
8
彭坤明.
法制:肃贪倡廉的重要手段[J]
.法学,1990(2):9-11.
9
包秀英.
浅谈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37-38.
10
周娅.
契约观:刑事和解的另一种解读[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6):37-41.
被引量:1
理论学刊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