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16-16,共1页
Chinese Talents
同被引文献14
-
1张岩,于卫东.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2):57-59. 被引量:6
-
2徐彬.对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9(B12):47-48. 被引量:1
-
3李春梅,吕永林,吴志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9(6):74-76. 被引量:7
-
4王丽玫,贺云.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8):15-17. 被引量:7
-
5方玲玉.电子商务岗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湖湘论坛,2005,18(1):88-90. 被引量:20
-
6[3]李琪 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
7宋玲.电子商务要加快人才培养[EB/OL].电子商务索引网,.
-
8陈悦明.“冻结”团队断层[J].北大商业评论,2013(3):96-103. 被引量:2
-
9卫旭华,王傲晨,江楠.团队断层前因及其对团队过程与结果影响的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5):139-149. 被引量:43
-
10蒋占峰,谢瑞君.基层后备人才培养视阈中大学生村官成长问题研究[J].领导科学,2011,0(3Z):17-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周书余.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08(6):8-10. 被引量:4
-
2余绍军.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11):56-58. 被引量:18
-
3邹靳,陈丁,刘成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23(2):227-230. 被引量:18
-
4田英伟.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J].北方经贸,2010(9):54-57. 被引量:10
-
5谢小俏.目前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159-160.
-
6朱应雨.基于网络资源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0.
-
7姚蕻.从“淘工作”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培养方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2):81-83. 被引量:1
-
8毕小明.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4,6(1):30-33.
-
9汪二董,吴衍发.田野调查视域下蚌埠市非遗烙画的存续发展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5,14(4):116-121.
-
1何谓“高技能人才”?[J].现代班组,2007,0(2):31-31.
-
2许瑞东.浅析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因素[J].职业,2007(21):17-17. 被引量:2
-
3姜虹.科技型人才培训方式新论[J].科学中国人,2016(7X).
-
4本刊评论员.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J].就业与保障,2004,0(6):1-1.
-
5高技能人才:制造业强省的有力支撑——我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述[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5):35-37.
-
6吴卫江.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J].长三角.教育,2012(11):62-63.
-
7曾海振.构建和谐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展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J].职业,2008,0(5X):32-33.
-
8金帆.华东地区社联第七次协作会议召开[J].浙江社会科学,1991(3):28-28.
-
9肖前明,贾旭娟,朱景敏.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和激励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5(9):277-277.
-
10王克群.加强职业教育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9,0(Z1):74-7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