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恶性肿瘤的分期对界定病变范围、疾病程度及性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临床用以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的基本依据。自从1 92 6年Lock-hart和Mummery首次提出了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系统以来,至今已有80年。1 932年启用的Duckes分期以A、B、C为标识,因其简单易记,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因而被临床工作者广为采用。但因其分期不够详实,有些同期患者预后差异较大。之后,众多研究都相继提出了不同的分期方法,旨在补充Duckes分期法的不足。直至1 95 4年,Pierre Denoix根据局部肿瘤、淋巴结和转移情况提出了新的TNM分期,以后又经许多研究者多次修改、完善,至今已广为临床接受。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刊主编郑树教授特撰写专稿,对Duckes、TNM分期的方法和历史沿革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相关进展进行了新的探索。作者并以发展的眼光着重指出:虽然Duckes分期与TNM分期已广为临床接受,但肿瘤分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后随着肿瘤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将会不渐修订和完善,因此应以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郑树教授是我国肿瘤学界资深专家,在其数十年的教学、科研和临床生涯中涉面甚广,成就颇丰。本文对恶性肿瘤分期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作者视野广阔,言论精确,实?
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