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白龙江林区封山育林生态效益初探 被引量:2

Primary studies on ecology effectiveness of sealing a mountain pass to culture forest in Bailongjiang for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白龙江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坚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与培育后续资源并重,坚持封山育林,扩大了森林资源,为多物种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保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维持了森林的稳定性。使珍稀物种得到恢复,个体和种数明显增加。环境得到改善,地力得到恢复。封山育林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
作者 刘志良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62-63,61,共3页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4

  • 1方代有,朱东伟,杨富权.封禁措施对窿缘桉水土保持林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4):119-123. 被引量:6
  • 2王艺林.祁连山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方法和实践[J].防护林科技,2006,19(1):44-46. 被引量:6
  • 3李铁华,项文化,徐国祯,喻勋林,罗中太,杨万里.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5):28-32. 被引量:28
  • 4KimminsJP 文剑平译.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265-268.
  • 5林业部科技司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6-197.
  • 6钱迎倩 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165.
  • 7孙濡泳,李博,尚玉昌,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 8陈炳浩.甘肃祁连山森林的重要性与生态环境问题[C].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专集,1999:52-59.
  • 9刘世荣,蒋有绪,史作民,等.中国暖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10Barbour M G,et al.Terrestrial Plant Ecology[2nd][M].Menlopark,California:The Benji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Inc,1987.252-25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