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物世界》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World of Antiquity
同被引文献9
-
1张晓霞.新形势下对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审视[J].黑龙江史志,2015(3):235-235. 被引量:1
-
2王莲芬.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建设之我见[J].中国博物馆,2007(1):7-12. 被引量:6
-
3陈宁宁.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透视——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09(4):73-77. 被引量:3
-
4李耀申.中国革命纪念馆事业的回顾和展望(二)[J].中国博物馆,1995(4):55-62. 被引量:5
-
5李耀申.中国革命纪念馆事业的回顾和展望(一)[J].中国博物馆,1995(2):77-87. 被引量:17
-
6唐振君.论纪念性博物馆与其功能[J].博物馆研究,2014,0(4):12-18. 被引量:5
-
7栗荣.革命纪念馆的双重功能与党史文化建设[J].红广角,2015(4):52-55. 被引量:4
-
8单雅莎.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8):215-216. 被引量:2
-
9张昊.当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危机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3):159-160. 被引量:3
-
1王斐.创新宣教形式 服务社会大众——延安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5(1):173-178.
-
2王彦红.浅谈纪念馆宣教形式的创新[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2):102-107.
-
3韦纯学.从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序厅设计说起[J].中国博物馆,2000(2):52-53. 被引量:3
-
4陈宁宁.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透视——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09(4):73-77. 被引量:3
-
5张国宁,苏世华,齐宁.延安科学发展探新路[J].当代陕西,2011(7):30-32.
-
6姜蔚.新形势下博物馆宣教形式的思考与尝试[J].南方文物,2005(2):121-124. 被引量:1
-
7刘春杰.东北烈士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初探[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5(2):10-15. 被引量:2
-
8武娟.毛泽东与小青马[J].党风与廉政,2000(6):27-27.
-
9陈春连,蓝茶金.基层中小型博物馆宣教现状及形式创新初探[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1):220-227.
-
10杨田.浅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1):16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