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丹溪治痹五方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解析朱丹溪治疗痹证的上中下痛风方、二妙散、潜行散、趁痛散、加味四物汤五方,认为其制方用药有不同于前人见解之处,主要在于其以“痛风”作为痹证的病名;同时,治痹重视温行流散,反对燥热劫阴。这些观点于后世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
刘洪琼
机构地区
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4期360-361,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治痹五方
丹溪学说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24
1
张玉萍,肖梅华.
宋元以前“痛风”及其相关中西病症比较[J]
.中华医史杂志,2004,34(4):199-204.
被引量:1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
3
孟凤仙,刘世菊,张继胜,郝桂香,陶晓华,刘慧,孙华,倪青,张润云,宋金玲.
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33-34.
被引量:9
4
黄仰模,田黎.
《金匮要略》痛风病治疗探要[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14-1815.
被引量:6
5
姜玉宝.
《黄帝内经》营卫不和致痹理论钩玄[J]
.光明中医,2011,26(4):648-650.
被引量:16
6
刘慧,迟蕾,阎志翻,刘世菊,郝桂香,郑燕飞,曹丽娟,孙翠英,孟凤仙.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106-108.
被引量:21
7
龙玲.
试论张子和补益学术思想[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27-128.
被引量:7
8
朱婉华,顾冬梅,蒋恬,朱良春.
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
.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被引量:125
9
王红权.
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
.新中医,2012,44(4):120-122.
被引量:2
10
樊蕾,殷海波,赵际勐,王海南.
近代痛风文献18篇述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488-49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施晓华.
2岁以下婴幼儿先心肺高压的麻醉管理[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40-40.
被引量:1
2
陆妍,孟凤仙,刘慧.
中医痛风相关病名的演变与发展[J]
.世界中医药,2015,10(4):609-612.
被引量:33
3
郝冬林,汪悦,高忠恩.
论金元四大家治痹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2):209-21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陈建春,张世俊,付强,郑武燕,米婧.
历代痛风病名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4):171-174.
被引量:6
2
孙朗,许霞.
岭南医家何梦瑶《医碥》治痹学术思想探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6):1428-1432.
被引量:2
3
赵亚男,刘宏潇.
刘宏潇从毒辨治成人斯蒂尔病[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45-47.
被引量:4
4
刘春兰,马民玉.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813-814.
被引量:4
5
姜德友,李文昊,解颖,隋方宇,孙许涛,韩洁茹,刘彤彤,常佳怡.
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5,10(10):1574-1577.
被引量:7
6
唐英,徐潇蓉,赵洁,吴闽枫.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现状[J]
.世界中医药,2016,11(2):372-376.
被引量:9
7
张艳,黄继勇.
“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6):1030-1033.
被引量:17
8
劳贝妮.
孙维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
.河南中医,2016,36(6):972-974.
9
姜岸,祁正华,邹芳华,邹积宏.
乳酸菌防治痛风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1):1341-1345.
被引量:1
10
毛古燧,黄传兵,汪元,付俊,闫学朋.
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7,12(2):477-480.
被引量:22
1
杨金苹,田代华.
丹溪学说中的阴虚体质思想[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3):27-30.
被引量:1
2
薛益明,丁光迪.
丹溪学说在明代前期的发展[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7(1):10-13.
被引量:3
3
许建荣.
上中下痛风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二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3):22-23.
被引量:1
4
朱进忠.
上中下痛风方的临床应用[J]
.山西中医,1991,7(3):12-14.
被引量:2
5
石鉴玉.
理伤续断化痰瘀——石氏伤科与丹溪学说[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7):33-35.
6
杨杏林.
论戴思恭对丹溪学说的贡献[J]
.吉林中医药,1990,10(3):38-39.
被引量:3
7
丁环英,康旭卉.
浅谈小儿“脾常不足”[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8):29-29.
被引量:7
8
仕丽,阎洪臣.
完带汤异病同治验案3则[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129-130.
被引量:2
9
薛益明.
丹溪学说与明代前期医学思想[J]
.中华医史杂志,1990,20(4):200-202.
10
王贵霞,袁仁智,吕永强.
加减趁痛散合艾灸治疗产后身痛1例[J]
.光明中医,2016,31(6):859-860.
被引量:6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