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康有为《大同书》的“美学”伏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康有为的《大同书》堪称中国乌托邦思想史上的鸿篇巨制,表现了他在社会政治理想方面的终极关怀。其思想内容庞博芜杂,但实可析为四脉:除了很多论者所指出的“儒学”、“西学”、“佛学”之外;实还有很少为人注意的一脉,即以“求乐”为旨归的“美学”,其具体表现是康有为非功利的撰写态度和全书的“诗性政治学”品格。深入探析这一脉伏流,对于认识、理解《大同书》的思想资源和这位晚清维新派主将的文化人格皆多有裨益。
作者 詹志和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1页.
  • 2.梁启超为康有为《大同书成题辞》[A]..《南海先生诗集》卷1[C].,..
  • 3.《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4页.
  • 4.《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7页.
  • 5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A]..《钦冰室合集》第3册[C].中华书局,1989年..
  • 6朱维铮.《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A]..《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4--235页.
  • 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 8.《大同书》[M].,.第293、293、294-295、295、296、297、271、259页.
  • 9.《张竞生文集》上卷[M].广州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