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一次强对流天气探讨自动站和雷达资料的应用
被引量:
13
A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AWS and Radar Data by the Case Study of a Severe Conv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 2 0 0 3年 5月 1 4日佛山地区的强对流进行天气背景和稳定度分析 ,着重对自动站雨量、风速及多普勒雷达强度、速度场分析 ,初步探讨了自动站和雷达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张小霞
机构地区
佛山市气象局
出处
《广东气象》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Guang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自动站
雷达资料
强对流天气
雨量
多普勒雷达
风速
稳定度
佛山地区
初步探讨
分析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1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128
1
陈特固,曾侠,张江勇,刘爱君,钱光明,余克服.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广东省降水量及旱、涝变化趋势[J]
.广东气象,2007,29(1):5-10.
被引量:105
2
叶爱芬.
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在一次大暴雨过程中的特征[J]
.广东气象,2007,29(1):19-21.
被引量:47
3
陈明先,黄锋,翁晓勤.
东莞8.19强降雨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J]
.广东气象,2007,29(1):36-38.
被引量:33
4
刘东华,杨琳,钟保粦.
深圳市洪涝统计方法探讨[J]
.广东气象,2007,29(1):45-46.
被引量:6
5
胡隐樵,张强.
论大气边界层的局地相似性[J]
.大气科学,1993,17(1):10-20.
被引量:35
6
郑媛媛,俞小鼎,方翀,鲍文中,谢亦峰,周昆,陆大春,刘勇.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J]
.气象学报,2004,62(3):317-328.
被引量:308
7
叶爱芬,肖伟军,刘运策.
广东省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J]
.广东气象,2004,26(3):4-5.
被引量:4
8
吴业强,李剑兵.
台风“科罗旺”持续大风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2004,26(3):16-17.
被引量:10
9
伍志方,叶爱芬,胡胜,刘运策,肖伟军.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多普勒统计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2004,20(4):391-400.
被引量:88
10
宋丽莉,毛慧琴,汤海燕,刘爱君.
广东沿海近地层大风特性的观测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4,20(6):731-736.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13
1
陈明先,黄锋,翁晓勤.
东莞8.19强降雨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J]
.广东气象,2007,29(1):36-38.
被引量:33
2
胡家美,刘峰,黄奕铭,梁蕾蕾,潘军.
冰雹和低空风切变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J]
.广东气象,2008,30(1):24-28.
被引量:23
3
张曙,董根铭.
风廓线和冰雹指数本地化调整及实例分析[J]
.广东气象,2008,30(5):16-18.
被引量:4
4
吴华斌.
雷达强度图在气象测报工作中的简单作用[J]
.广东气象,2008,30(5):62-62.
被引量:8
5
罗森波,张东,舒锋敏,黄焕坤.
水库流域体积降水量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4-7.
被引量:3
6
柯文华,杨端生,林伟旺,谢雪君,管习权.
一次小概率灾害天气的特征及预报预警[J]
.广东气象,2011,33(1):8-11.
被引量:3
7
林良根,罗森波,林少冰.
不同天气类型广州新电视塔高层风速与地面风速的比较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2):55-61.
被引量:1
8
谌志刚,张维,王婷,李怀宇,伍志方.
“2010.5.22~23”广东强对流过程综合分析[J]
.广东气象,2011,33(4):12-15.
被引量:23
9
董鹏捷,康玉霞,刘建忠.
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日消(减)雨过程降水响应分析[J]
.气象,2008,34(S1):141-144.
被引量:4
10
李兆慧,陆明典,王东海,梁美婵,徐金阁,李耀安,麦文强.
201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秋季大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J]
.广东气象,2013,35(4):7-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林琴,俞旭枫,施金海,高翔,沈沉.
“7.26”德清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
.科技通报,2021,37(4):10-14.
被引量:6
2
杨柳,李明华.
对惠州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预报预警信号发布的思考[J]
.广东气象,2007,29(4):33-35.
被引量:20
3
胡家美,刘峰,黄奕铭,梁蕾蕾,潘军.
冰雹和低空风切变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J]
.广东气象,2008,30(1):24-28.
被引量:23
4
黄仪虹.
2007年汕头市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J]
.广东气象,2008,30(1):53-55.
被引量:21
5
曾雪飞,钟志成.
一次连续性强降水过程形成的原因[J]
.广东气象,2008,30(1):59-60.
被引量:25
6
柯文华,杨端生,陈映强.
一次强盛副高控制下的短时暴雨诊断分析[J]
.广东气象,2008,30(2):31-33.
被引量:14
7
李厚伟,周静,胡端英,吴振强.
2007年一次强雷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及雷电防御[J]
.广东气象,2008,30(2):37-39.
被引量:16
8
李勇增,郑细华.
如何应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观测夜间云[J]
.广东气象,2008,30(2):65-66.
被引量:12
9
李聪.
江苏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J]
.广东气象,2008,30(3):9-13.
被引量:3
10
郭泽勇,郑清,毛小燕,张阳生.
天气雷达VIL产品的算法设计及应用[J]
.广东气象,2008,30(3):29-31.
被引量:3
1
罗云,炎利军,朱建军.
1981—2010年佛山地区气温、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2014,36(2):6-12.
被引量:16
2
陈慧娴,王硕甫.
佛山市2012年11月连续2次大雾天气的比较分析[J]
.广东气象,2013,35(1):37-40.
被引量:2
3
张和平.
广州—佛山地区区域稳定性探讨[J]
.广东地质,1991,6(3):9-23.
被引量:3
4
李昀英,孙立潭.
佛山地区有限高度视线无云概率的计算[J]
.气象科学,1998,18(4):361-368.
被引量:2
5
曾波,张彦芬,姜卫平,王力.
山西CORS网基准站速度场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7(12):1401-1404.
被引量:31
6
金锦涛.
增强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发挥气象为农服务作用——以佛山地区农村气象服务现状为例[J]
.吉林农业,2017(4):102-103.
被引量:1
7
张明,王瑞青.
基于ITRF05框架下郑州市连续运行参考站分析与研究[J]
.城市勘测,2015(4):86-88.
被引量:1
8
曹中宏,杨晓利,康海军.
南堡凹陷北部沙三段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3):80-83.
被引量:3
9
陈泽萍,肖荣军.
佛山软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
.西部资源,2016(4):132-135.
被引量:7
10
李亚军.
佛山市某物流中心道路工程地面沉降问题浅析[J]
.西部资源,2016(3):147-148.
被引量:1
广东气象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