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Zhejiang Archives
参考文献10
-
1王茂跃.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非文件生命周期理论[J].浙江档案,2001(8):9-10. 被引量:4
-
2王茂跃.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J].浙江档案,1998,0(7):12-14. 被引量:5
-
3何嘉荪,叶鹰.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之一[J].档案学通讯,2003(5):60-64. 被引量:63
-
4周玲.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应该为我所用[J].档案学通讯,1998(5):10-13. 被引量:8
-
5周玲.怎样看待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兼与潘连根同志《如何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一文商榷[J].中国档案,1999(11):35-37. 被引量:6
-
6吴品才.文件多维运动的揭示──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文件运动现象[J].北京档案,2002(8):17-19. 被引量:7
-
7吴品才.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国化是理论和现实的共同需要[J].湖南档案,2002(8):12-13. 被引量:3
-
8张中.《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J].档案工作,1961,(6).
-
9何嘉荪,蓋书芹.应该如何看待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J].浙江档案,1998,0(11):23-25. 被引量:10
-
10.澳大利亚国家标准As 4390.Standards Australia 1(AS4390:1996第4.22条)[Z].,..
二级参考文献30
-
1王荣声,王玉声.“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J].山西档案,1998,0(6):7-10. 被引量:14
-
2何嘉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与王茂跃等同志商榷[J].山西档案,1998,0(5):14-17. 被引量:24
-
3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4沈丽华.文件与文件生命周期——莫斯在华讲学部分内容综述之二[J].档案学通讯,1993(6):64-66. 被引量:4
-
5赵光武.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哲学[J].求是,2002(8):49-52. 被引量:11
-
6王荣声,王玉声.档案是行为主体目的的行为──兼论档案的双重品格[J].档案学通讯,1995(3):13-16. 被引量:6
-
7何嘉荪.深化对文件运动规律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1995(3):2-3. 被引量:8
-
8曾三.《档案工作随笔》[J].档案工作,1959,(3).
-
9张中.《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J].档案工作,1961,(6).
-
10.《曾三档案工作文集》[M].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97,108,109,264,268页.
共引文献94
-
1王颖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比较研究[J].黑龙江档案,2008(6):8-9. 被引量:3
-
2王群英,康清香.电子档案文件管理问题及对策[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27-30.
-
3李益民.信息化条件下运输企业档案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商情,2008(3):81-81.
-
4谭培.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引发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5(1):4-6. 被引量:1
-
5吴艺博,高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家庭档案工作实践[J].北京档案,2005(1):22-23.
-
6陈万青.拂晓行动打击网络赌球[J].信息网络安全,2005(3):63-63.
-
7杜长安,李梦军.档案是无意识形成的[J].北京档案,2005(3):29-30.
-
8陈艳红.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J].档案学研究,2005(2):23-27. 被引量:2
-
9何嘉荪,金更达.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续)[J].浙江档案,2005(5):15-17. 被引量:1
-
10何嘉荪,金更达.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续)[J].浙江档案,2005(6):14-16.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72
-
1陈兆祦.再论档案的定义——兼论文件的定义和运动周期问题[J].档案学通讯,1987(2):23-27. 被引量:48
-
2何嘉荪,蓋书芹.应该如何看待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J].浙江档案,1998,0(11):23-25. 被引量:10
-
3陈作明.再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兼与潘连根同志切磋[J].浙江档案,1998,0(8):9-11. 被引量:14
-
4王茂跃.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J].浙江档案,1998,0(7):12-14. 被引量:5
-
5张关雄.外国文件管理理论述评[J].档案时空,1997,0(1):36-37. 被引量:1
-
6陈作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探疑[J].浙江档案,1997,0(12):5-7. 被引量:10
-
7傅荣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述介[J].浙江档案,1992(5):11-12. 被引量:3
-
8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9傅荣校,王相华.理论核心问题:原则与内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比较研究之二[J].档案学通讯,2004(4):18-21. 被引量:27
-
10邹吉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现状评析[J].档案与建设,2004(8):8-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仁秋,邹吉辉.略论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发展阶段[J].档案与建设,2010(8):32-34. 被引量:2
-
2邹吉辉.构建完整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J].湖北档案,2012(3):21-24. 被引量:1
-
3徐晓艺,熊丽.基于内容一致性的连续出版物内容交换协议规范:美国NISO_PESC解析[J].图书馆杂志,2021,40(1):31-38.
-
4李喆,任琳琳,陈莹.业务流程生命周期和文档生命周期交互的文档管理研究[J].档案管理,2021(5):34-37. 被引量:4
-
5戚蕉妹,游月明.应用PFMEA审视文件生命周期视域下档案全流程管理的风险防控应用研究——以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2(4):123-129. 被引量:1
-
6何永明,归吉官,张中华,刘泽珊.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审视中国档案学的理论自觉[J].档案学研究,2023(3):43-49.
-
1张静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几点想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3):88-89. 被引量:11
-
2钟元.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1):34-38. 被引量:15
-
3《西部学刊》2015年选题方向[J].西部学刊,2015,0(9).
-
4潘连根,.理论联系实际的个案研究—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化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2001(6):7-11.
-
5徐镇强.学术期刊的学术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4):25-25. 被引量:1
-
6谢婷.传播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J].商情,2014(28):273-273.
-
7吴品才.从文件中心的接收原则看半现行文件的管理模式[J].档案管理,2005(4):28-30.
-
8关士发.对故事类新闻节目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3,5(17):7-8.
-
9江雪梅.谈体验式采访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1(12):94-94.
-
10南蓓.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关系[J].中州大学学报,2005,22(4):9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