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病毒类病害的介体传播及其控制
被引量:
3
Spread and Control of Plant Virus Dise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病毒和类菌质体能造成多种农林作物的病害 ,其主要传播介体为昆虫 ,但也不可忽视其他介体传播的可能性。现以 3个典型病例来说明介体传播的复杂性和为害的严重性 ,并提出了控制介体传播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作者
张连生
蔡伯华
顾国庆
承仰周
机构地区
江苏省泰兴市蒋华镇农技站
江苏省泰兴市植保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4,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植物病毒
植物类菌质体
介体传播
控制措施
分类号
S41-30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害诊断[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20.
2
丁锦华.植物保护辞典[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5
1
陈海平,冯春梅,莫云彬,董荷玲,董国堃.
西兰花球茎褐变危害及病原鉴定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05,46(1):63-65.
被引量:3
2
韦继光,袁高庆,赖传雅,张君成.
真菌学教学实践与构想[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B06):72-75.
被引量:5
3
刘芳洁.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50-52.
被引量:10
4
刘荣斌,杜文芳,左磊丽,段利琴.
苯醚甲环唑等6种药剂拌种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试验[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9):51-53.
被引量:4
5
艾军,李爱民,王玉兰,吴连举.
北五味子黑斑病病原菌鉴定[J]
.特产研究,2000,22(3):42-4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9
1
顾开联,王兆唐,杨根,马林,徐加健.
灰飞虱与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的因果关系及控制途径[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44-44.
被引量:13
2
白和盛,苏建坤,吉春明,张春梅,刘怀阿,陆玉荣.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流行因素及其综防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82-782.
被引量:4
3
张俊发.
3.95%病毒必克WP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08-1808.
被引量:4
4
付佑胜,赵桂东,熊战之,李茹,周玉梅.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7-97.
被引量:21
5
刘树法,胡兰英,梁家荣,戚强.
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9-99.
被引量:7
6
邱江,高联义,王建旻,张弛.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46-1147.
被引量:12
7
王才林.
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3):1-5.
被引量:55
8
佘建,马友发.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
.农村百事通,2006(11):38-39.
被引量:2
9
弓利英,夏立,马丽,刘松涛,海飞.
沿黄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7):64-65.
被引量:18
10
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史纪锁.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04-590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陈娟,朱永和.
病毒必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116-117.
被引量:7
2
陈娟.
病毒必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J]
.农技服务,2007,24(1):67-67.
被引量:2
3
张爱华,钱慧云,徐优良,任寿美,承仰周.
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86-18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孙晓荣.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8,25(8).
2
徐晓杰,荆卫锋,张凤华,朱龙粉,傅华欣,吴科军,季轩,陆红艳,张洁,张惠丽,恽台红,杨开.
不同药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576-15577.
被引量:4
3
杨代凤,顾俊荣,邓金花,张青,周新伟,刘才南.
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81-681.
被引量:1
4
史洪中,郭世保,陈俊华,熊建伟.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4):63-65.
被引量:8
5
李树锋.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的鉴别及防治[J]
.农技服务,2009,26(3):75-76.
被引量:3
6
张鑫,陈俊华,郭世保,史洪中.
信阳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01-201.
7
俞建明.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198-198.
被引量:1
8
邱雯慧.
叶[J]
.青春岁月(校园版),2012(9):19-20.
1
曹国祥,林凯,黄玉富,于世来,沈向明,纪如贵,朱明海.
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及防治[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123-124.
被引量:1
2
李莲.
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06(6):58-59.
3
刘开泉,胡平华,刘克持,周头保,饶国顺,徐善忠.
2008年泰和县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J]
.江西植保,2009,32(1):44-45.
被引量:2
4
叶荣,陈剑平,于善谦.
植物病毒介体传播的分子机制[J]
.中国病毒学,1999,14(4):285-294.
被引量:4
5
杨毅,车海彦,曹学仁,罗大全.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14,40(6):1-6.
被引量:14
6
于世鹏,化世光,孟德瑞.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上)[J]
.乡村科技,2011,2(3):18-18.
7
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
黄瓜花叶病毒(CMV)土壤非介体传播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2):39-42.
被引量:7
8
韩学俭.
花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农业新技术,2002(6):26-27.
9
尚巧霞.
介体传播的草莓病毒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4):488-496.
被引量:24
10
李惠波.
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6):148-149.
被引量:5
安徽农业科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