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丹贝调味料的研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丹贝是国内最新开发的大豆发酵食品。为开发一种以丹贝为基料的高蛋白调味料,作者将丹贝进行加盐后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后发酵丹贝的游离氨基酸比新鲜丹贝提高47.3%,其中谷氨酸含量提高63.6%,赋予产品鲜味,把后发酵丹贝配与其它辅料制成的丹贝调味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
章建浩
董明盛
童小可
江汉湖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
出处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5-47,共3页
Food Science
关键词
丹贝
后发酵
调味料
工艺
分类号
TS264.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1
董明盛,江汉湖,张晓东.
丹贝的营养及其安全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6(4):113-117.
被引量:5
2
江汉湖,董明盛.
高温型丹贝生产菌RT-3的分离筛选和鉴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3):97-10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Yuan G F,Mycotaxon,1985年,20卷,2期,397页
2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1979年
3
潘家秀,蛋白质化学研究技术,1962年
4
李寿祺,卫生毒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1987年
5
团体著者,1985年
6
赵法--,营养学报,1984年,6卷,1期,27页
7
范文洵,蛋白质食物的营养评价,1984年
8
团体著者,食物营养成分测定法(第2版),1963年
9
陈朝银,超声兰.
蛋白质营养质量化学评分法的研究与改进[J]
.食品科学,1990,11(3):9-11.
被引量:8
10
江汉湖,董明盛.
高温型丹贝生产菌RT-3的分离筛选和鉴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3):97-101.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5
1
董明盛,江汉湖,张晓东.
丹贝的营养及其安全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6(4):113-117.
被引量:5
2
王立群,于洪祥,马世华,张翠凤,郝春雷,朱祥春,孙志学,卢雁,李丽华.
根霉发酵大豆食品的研究——脂类营养成分的测定[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5-7.
被引量:2
3
李大文,江汉湖,董明盛.
丹贝异黄酮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3):116-120.
被引量:6
4
王雪东,蔡皓,梁立.
鸡粪好氧发酵过程中亚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筛选[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23(7):80-81.
5
孙兴民,陈有容,齐凤兰,董明盛,江汉湖.
少孢根霉RT-3的研究及其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1997,18(3):21-24.
被引量:6
6
张羽航,江汉湖,董明盛,姚汝华.
少孢根霉发酵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1998,18(1):19-22.
7
张羽航,江汉湖,董明盛,姚汝华.
少孢根霉RT-3胞外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5):265-268.
被引量:5
8
张羽航,江汉湖,董明盛,姚汝华.
少孢根霉发酵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初探[J]
.药物生物技术,1999,6(3):150-153.
被引量:3
9
蒋兆坤,翟成凯,孙桂菊,陆琮明,张小强,高霞,江汉湖.
丹贝异黄酮提取物的毒理学实验研究[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9,18(4):219-221.
被引量:2
10
王立群,刘慧,朱祥春,孙志学.
根霉发酵大豆食品的研究——菌种生长条件及发酵初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77-7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福生,杨瑞鹏,赵学慧.
黄豆发酵食品丹贝的制作[J]
.中国调味品,1993,18(11):23-24.
被引量:2
2
吴定,江汉湖,董明盛.
丹贝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1994,15(11):43-45.
被引量:10
3
吴定,江汉湖.
高蛋白发酵食品丹贝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3):72-74.
被引量:22
4
吴大康.
利用甜酒曲制作丹贝的研究[J]
.中国酿造,1995,14(5):25-30.
被引量:2
5
MONTGOMERY D C.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 M ]. New York : John Wiley&Sons, 1991.
6
孙兴民,陈有容,齐凤兰,江汉湖,董明盛.
丹贝生产及丹贝异黄酮[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1):61-65.
被引量:9
7
李兴革 张东杰 高玉荣.发酵食品工艺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8).218-230.
8
王华,陈有容,齐凤兰.
丹贝发酵新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2,23(3):44-46.
被引量:10
9
李里特,张建华,李再贵,辰巳英三.
纳豆、天培与豆豉的比较[J]
.中国调味品,2003,28(5):3-7.
被引量:36
10
徐子钧,李剑,梁凤来,马建芳,刘如林.
利用SAS软件优化L-乳酸发酵培养基[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3):85-87.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3
1
高玉荣,孙莹.
丹贝加工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5,30(12):39-42.
被引量:6
2
方妍煜,冯志彬,张玉香,韩丽亚.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丹贝固体发酵条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168-170.
被引量:6
3
王华,陈有容,齐凤兰.
丹贝发酵新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2,23(3):44-4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高玉荣,孙莹.
丹贝加工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5,30(12):39-42.
被引量:6
2
熊智辉,刘晓敏,袁红秀.
豆粕的衍生物——发酵豆粕[J]
.养殖与饲料,2006,5(11):20-23.
被引量:7
3
熊智辉,过玉英,陈丽玲,徐淑玲.
微生物发酵处理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7,26(3):396-399.
被引量:20
4
张江宁,刘恩岐.
多菌种发酵大豆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07,15(1):42-44.
被引量:4
5
方妍煜,冯志彬,张玉香,韩丽亚.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丹贝固体发酵条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168-170.
被引量:6
6
刘全德,刘恩岐,贺菊萍,张建萍.
多菌种发酵丹贝的制作工艺与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3):104-108.
被引量:8
7
徐婷婷,高明,吕淑霞,于晓丹,张忠泽,陈宏权.
响应面法优化Vc二步发酵新菌系产2-酮基-L-古龙酸的培养基[J]
.微生物学杂志,2012,32(2):47-53.
被引量:4
8
史碧波.
蚕豆丹贝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7):41-44.
被引量:3
9
丁一,肖愈,黄瑾,李伟,董明盛.
SPME-GC-MS分析高粱-大豆丹贝和大豆丹贝中的挥发性成分[J]
.食品科学,2013,34(20):131-134.
被引量:7
10
王丹丹,郝林.
响应面法优化黑豆丹贝发酵条件[J]
.中国酿造,2013,32(11):83-86.
1
廉价食物[J]
.海外英语,2012(4):26-27.
2
阮文海,金建忠.
某些食品辅助料对大米淀粉糊化的影响[J]
.淀粉与淀粉糖,1997(4):14-16.
被引量:15
3
沈祖耀.
开发海带功能性复合调味品[J]
.中国调味品,1999(6):8-11.
被引量:9
4
巴吐尔,郑灿龙,热夏提.
香辣蒜酱罐头生产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12):92-92.
5
郑建仙.
最新开发的强力甜味剂──三氯蔗糖[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1996,2(4):25-28.
被引量:3
6
高晗,付素芳,刘锐萍.
红枣发酵复合茶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2003,6(1):19-22.
被引量:9
7
黄发新,高天,袁跃.
热带瓜果甜酒的研究[J]
.云南热作科技,1997,20(3):12-15.
8
沈再春,沈群.
国内外最新开发的几种高科技保健食品[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8(2):29-29.
9
“海富”在饮料、食品和药品的罐装和包装过程有秘诀[J]
.绿色包装,2016(1):21-22.
10
徐桃献,何秉旺,朱峰,王宏,张树政,杨家兴,郑仰民,李岩.
微生物β-淀粉酶代替部分大麦芽生产啤酒新工艺[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6):336-339.
被引量:4
食品科学
199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