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扩散的内在动因──水稻优良品种的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良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经历了四个阶段,其扩散趋势呈由小到大再变小的偏峰分布。对74种水稻良种研究表明: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水平、抗病性、株高等特征决定品种的最大扩散面积与经济寿命。
作者
胡瑞法
黄季焜
袁飞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41,共5页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基金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Centre
InternationalRiceRe
关键词
水稻
优良品种
技术扩散
粮食经济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184
1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杨风山,李国生,朱玉龙,刘显志,张国福.
地膜玉米技术扩散实证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535-539.
被引量:4
2
徐玖平,陈学志.
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与实证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1):14-18.
被引量:16
3
周建华,杨海余,贺正楚.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2(2):37-43.
被引量:58
4
宿桂红,傅新红.
中国粮食主产区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39-445.
被引量:38
5
胡瑞法,黄季,罗斯高.
科研体制改革的再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1999(6):1-10.
被引量:14
6
张巨勇,张欣,赵晓南.
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0):91-94.
被引量:6
7
苏岳静,胡瑞法,黄季焜,范存会.
农民抗虫棉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棉花学报,2004,16(5):259-264.
被引量:23
8
吕美晔,王凯.
山区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意愿研究——安徽皖南山区茶叶生产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4(5):33-37.
被引量:35
9
黄季焜,Scott Rozelle.
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水稻生产力增长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1993(6):21-29.
被引量:53
10
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马九杰.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2):85-95.
被引量:338
引证文献
20
1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杨风山,李国生,朱玉龙,刘显志,张国福.
地膜玉米技术扩散实证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535-539.
被引量:4
2
王崇桃.
我国玉米主要杂交种的扩散特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S2):115-120.
被引量:1
3
胡瑞法,黄颉,Carl Pray,黄季焜.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经济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1):49-56.
被引量:41
4
郭霞,王龙俊,董维春.
江苏省小麦品种技术扩散的差异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42-47.
被引量:1
5
郭霞,董维春.
良种补贴政策对品种技术扩散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优质小麦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134-137.
被引量:8
6
时宽玉,崔永伟,胡瑞法.
我国水稻优良品种扩散的决定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08(6):36-41.
被引量:1
7
项诚.
我国小麦品种主要性状供给和需求演变[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79-16081.
8
满明俊,周民良,李同昇.
农业技术采用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调查[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2):101-106.
被引量:8
9
徐长清,邓正华,万子睦.
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采纳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26-28.
10
蔡金阳,胡瑞法,肖长坤,王晓兵.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设施番茄生产为例[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5):1023-103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29
1
张超,周衍平.
知识产权、农业开放性对品种创新的影响效应[J]
.科研管理,2021,42(5):161-169.
被引量:9
2
张齐斌.
水产生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
.福建水产,2007,29(4):75-78.
被引量:1
3
王崇桃.
我国玉米主要杂交种的扩散特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S2):115-120.
被引量:1
4
王志东.
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分析[J]
.同位素,2005,18(3):183-185.
被引量:49
5
黄钢.
新品种保护条例与中国种子产业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7):45-48.
被引量:9
6
周柱华,阴卫军,张青,许方佐,徐立华,邢燕菊,邱登林.
玉米辐射育种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4):7-9.
被引量:13
7
王旭军,吴际友,程勇,廖德志.
辐射育种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J]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2):13-15.
被引量:39
8
黄武,林祥明.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育种者研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7(4):69-74.
被引量:16
9
陈超,展进涛,周宁.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种业的经济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34-137.
被引量:10
10
李道国.
植物新品种保护下我国的品种权策略研究[J]
.知识产权,2007,17(4):29-33.
被引量:5
1
周解波.
制约我国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财贸经济,1998,19(3):61-63.
被引量:10
2
李勤建.
把握知识经济脉搏 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J]
.畜禽业,2000,11(1):7-7.
3
侯军岐.
浅论农业技术的采用与扩散[J]
.江西农业经济,1996(6):50-50.
4
徐柔建.
跨国公司技术扩散在我国的约束条件及其对策[J]
.世界经济研究,1997(5):52-54.
被引量:1
5
闫俊强,姜利军.
技术扩散: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S1):10-15.
6
李季,任晋阳,韩一军.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
.农业技术经济,1996(6):48-51.
被引量:16
7
崔岩.
农业信息技术扩散与传播模式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29-31.
被引量:1
8
穆荣平.
技术扩散——军转民的关键[J]
.技术经济信息,1991(11):12-14.
被引量:1
9
朱湖根.
中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及农业综合开发对策探讨[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3(3):32-33.
被引量:1
10
陈杰,乌妮娜.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的效应分析[J]
.亚太经济,1999(1):76-79.
被引量:16
农业技术经济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