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河南义马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LATE TRIASSIC-JURASSIC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FROM YIMA AREA,HE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重点讨论了谭庄组上段孢粉组合(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简要描述了侏罗纪义马组砾岩段孢粉组合。谭庄组上段的孢粉组合主要以具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为优势(占孢粉总数的65%),同时又具许多晚三叠世的常见分子和孑遗分子Aratrisporites,Cuneisporites,Taeniasporites。该组合可与中国北方及欧洲晚三叠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义马组砾岩段的孢粉组合系首次发现,以蕨类孢子为主(占孢粉总数62.9%),裸子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37%)。其中常见的类型为Classopollis,其时代为早侏罗世。
作者 杨世蓉
出处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5-779,809-812,共15页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关键词 义马组砾岩段 孢粉组合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upper member of Tanzhuang Formation, conglomerate member of Yima Formation,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Late Triassic, Early Juras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尚玉珂,李元美.四川宝鼎摩梭河谷上三叠统孢粉组合[J].古生物学报,1991,30(3):334-359. 被引量:4
  • 2曲立范,新疆北部二叠纪-第三纪地层及孢粉组合,1990年
  • 3钱丽君,陕西北部侏罗纪含煤地层及聚煤特征,1987年
  • 4雷作淇,古生物学报,1986年,25卷,2期,129页
  • 5张璐瑾,中国古生物志.新甲种.8,1984年,100页
  • 6KZhang L,Sci Chin A,1983年,26卷,774页
  • 7曲立范,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报,1983年,5卷,81页
  • 8钱丽君,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化石.第3分册,1983年
  • 9张振来,1982年
  • 10刘兆生,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1982年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雷作淇,古生物学报,1986年,25卷,2期,129页
  • 2团体著者,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3,1984年
  • 3团体著者,西南地区古生物图册.微体古生物分册,1983年
  • 4尚玉珂,西藏古生物.第5分册,1982年
  • 5黎文本,古生物学报,1980年,19卷,3期,201页
  • 6卢孟凝,植物学报,1980年,22卷,4期,370页
  • 7徐仁,中国晚三叠世宝鼎植物群,1979年
  • 8雷作淇,植物学报,1978年,20卷,4期,361页
  • 9高瑞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纪孢粉组合,1976年
  • 10黎文本,云南中生代化石.上,1976年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498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8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