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格里格抒情钢琴曲中的半音化现象
被引量:
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格里格抒情钢琴曲中的半音化现象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归纳 ,阐述了半音化进行对调式。
作者
姜盛林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5-33,共9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格里格
钢琴曲
和声语言
调式
阐述
抒情
作品
形象塑造
现象
归纳
分类号
J624 [艺术—音乐]
J657.4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桑桐.
半音化的历史演进(一)[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1):30-38.
被引量:4
2
(英)[B.施洛特尔]BrianSchlotel著,高群译.格里格[M].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9
3
达格·舍尔德鲁普-艾贝 著.格里格的和声研究[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共引文献
3
1
廖彦.
20世纪和弦结构复杂化的途径与功能——以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为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4):117-126.
2
覃锋达.
高为杰钢琴小协奏曲《童年回忆》分析——运用民族音调素材与变音体系技法结合的探索[J]
.中国音乐,2020(2):127-136.
被引量:1
3
冯心韵.
布鲁克纳交响曲“音乐作品的艺术动能与审美力场”专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第十三期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3):179-182.
同被引文献
22
1
刘康华.
格里格的半音和声技法及其风格[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4):3-13.
被引量:13
2
郭和初.
独特的春景 无限的深情——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致春天》的音乐分析[J]
.钢琴艺术,2002(11):33-33.
被引量:2
3
骆岭.
格里格音乐中的民间自然调式[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101-104.
被引量:6
4
骆岭.
格里格调式思维的民族性特征[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4):48-56.
被引量:7
5
赵婷.格里格《抒情小品》音乐风格多元化探究.大舞台,2008,:29-31.
6
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62.
7
达格·舍尔德鲁普一艾贝.格里格的和声研究--关于他对印象派音乐所做贡献的探讨[M].张洪模,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8
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9
达格·舍尔德鲁;艾贝.格里格的和声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0
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引证文献
6
1
刘弋玮.
简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中的音乐要素特征[J]
.黄河之声,2023(2):88-91.
2
林琳.
浅谈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艺术贡献与价值——以《致春天》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6):26-27.
被引量:1
3
王楠.
格里格《霍尔堡组曲》对古组曲形式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创作特征[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5(2):87-91.
被引量:4
4
黄静.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美学分析[J]
.黄河之声,2014(16):24-24.
5
赵嘉.
爱德华·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7):186-188.
被引量:1
6
刘晓林.
浪漫晚期作品中的半音变化——以格里格的几首钢琴小品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2,0(8X):115-11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弋玮.
简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中的音乐要素特征[J]
.黄河之声,2023(2):88-91.
2
张霞.
挪威传统之音,民族情结之魂——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音乐文本解读[J]
.音乐创作,2015,0(5):170-172.
被引量:4
3
黄承承.
浅谈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乡愁》[J]
.参花(上),2018,0(9):145-145.
4
邓飞镝.
挪威钢琴音乐的傲人之作[J]
.北方音乐,2020(16):22-23.
5
蒋高祯璐,毕磊.
格里格《霍尔堡组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J]
.艺术评鉴,2023(2):41-45.
6
傅介白.
格里格《霍尔堡组曲》创作风格探析[J]
.音乐生活,2024(7):38-40.
1
李燕华.
声乐演唱中的语言处理[J]
.剧影月报,2010(1):90-91.
2
王淑贤.
试论歌唱语言[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9(1):97-98.
3
严凤.
论歌唱艺术中民族风格的再创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50-153.
4
何添发.
歌唱的咬字、吐字和语言处理[J]
.戏剧艺术,1990(3):77-79.
被引量:5
5
张晓蓓.
谈歌唱的语言处理[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9):97-98.
被引量:1
6
刘蓉惠.
民歌演唱中的语言处理[J]
.艺术教育,2006(8):84-85.
被引量:3
7
邹文丽.
声乐艺术二题[J]
.剧影月报,2003(4):64-65.
8
严波.
浅谈动画片中的镜头语言处理[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2):51-51.
9
黄笃.
潘剑绘画展:陌生化图像[J]
.东方艺术,2010(7):32-32.
10
陶健.
浅论声乐教学中对艺术歌唱的体会[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21(3):73-75.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