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话语批判的力量?——评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兰克福学派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前者不再相信无产阶级能够担当解放人类的集体力量,转而强调知识分子和边缘社会群体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与批判,也更多地着重意识与文化方面。然而,J.K.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资本主义的终结》却独辟蹊径,似乎要回归政治经济学。这一回归不是真的要回归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事实上,作者所要批判的不是现实中的资本主义,而是左派话语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的描述。作者企图通过这种话语层面上的批判,最终解构人们心目中资本主义的强大形象,从而为局部的、多样化的社会改造奠定理论基础。从这一点来看,《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并没有告别重视文化批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而是试图借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从语言的角度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作者 凌海衡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2年第12期28-31,共4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Gibson-Graham, J. K., The End of Capitalism (as we knew it): A Feminist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中译本见J.K.吉布森一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陈冬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本文引文后面的括弧中,第一个数字是英文本的页码,第二个数字是中译本的页码.译文有较大的改动.J.K.吉布森一格雷汉姆是凯瑟林·吉布森和朱莉·格雷汉姆的合名.作者常常在书中以第一人称单数自称,所以在本文中笔者也相应地用"她"来指称作者.
  • 2作者在许多地方明确地指出了自己的"目标的话语性(discursive nature)."可惜的是,在中译本中(见),译者将discursive一词错误地翻译为"散漫的".该词在整本书里反复出现,明确地向读者指出自己的话语批判特性.然而由于译者始终将该词误译,极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或混乱.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忽视原书标题的括弧部分,或许我们应该将书名译为<我们所认识的资本主义的终结>.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