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模型探析
被引量:
13
The Exploration on the Cooperative Model of Banking and Securities S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金融业如实行综合化经营,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以前的混业经营,而是需要具备金融主体产权明晰、自律能力强、金融法制完善和金融监管有力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以免重蹈过去混业经营方式曾经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风险的覆辙。
作者
李海燕
机构地区
蔚深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70,共6页
Securities Market Herald
关键词
混业经营
证券业
金融主体
中国金融业
综合化经营
银行业
产权明晰
金融法制
完善
探析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57
1
柳卫玉.
日本银行家谈日本的金融政策和国际金融形势[J]
.世界经济研究,1983(1):49-51.
被引量:1
2
刘赛红.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
.系统工程,2004,22(5):57-60.
被引量:3
3
刘仁松.
论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约束[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1):9-11.
被引量:7
4
杨力.
从欧元区银行业的全能化趋势论中国银行业在欧元区的发展战略[J]
.国际观察,2004(5):48-54.
被引量:2
5
王珊珊.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J]
.改革与战略,2005,21(1):42-44.
被引量:2
6
马卫平,汪红.
我国银行跨营证券业模式选择与监管初探[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1):70-72.
被引量:2
7
赵玉玲,秦熠群.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动因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9):60-61.
被引量:2
8
墨顿.米勒.
美国银行体制的弊端[J]
.国际金融研究,1997(1):65-66.
被引量:3
9
裴桂芬 朱永亮.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模武—从英美模式谈起[R].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内部讨论稿,2002..
10
徐滇庆.WTO与国有金融体制改革[Z].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2000..
引证文献
13
1
李昕欣.
我国券商在新环境下的战略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0):36-39.
2
胡仁彩.
金融业混业经营:中国的选择模式[J]
.商业研究,2006(3):95-98.
被引量:12
3
王鹤立.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前景研究[J]
.金融研究,2008(9):188-197.
被引量:50
4
朱圃.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初探[J]
.市场研究,2011(2):17-19.
被引量:1
5
陈海威.
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框架内的银证合作探讨[J]
.金融论坛,2001,6(6):22-26.
被引量:7
6
朱继军.
证券投资机构超常发展与国有商业银行对策[J]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52-55.
7
孟颖.
新环境 新对策——谈我国券商新环境下的发展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23-25.
8
宋清华.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金融风险问题[J]
.投资研究,2002,21(1):34-38.
被引量:1
9
朱继军.
开放式基金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对策[J]
.商业研究,2002(5):62-64.
10
金秀,吴豪.
构建新型的银证合作关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5-9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孙兵,余艳.
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2,28(5):87-88.
被引量:4
2
王景斌,梅红.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探析——基于加拿大影子银行管控的经验[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3):35-40.
3
丁玲华.
金融中介理论与综合经营趋势分析[J]
.河北金融,2008(2):7-8.
4
刘巧燕.
从中国股市2001风波看银证合作模式新构建[J]
.怀化学院学报,2004,23(4):27-29.
5
杨慧.
综合经营:中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4):14-17.
被引量:2
6
丁玲华.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J]
.新金融,2007(8):16-19.
7
丁玲华.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J]
.金融纵横,2007(13):21-23.
被引量:1
8
丁玲华.
从金融中介理论视角分析中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趋势[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111-112.
被引量:1
9
白钦先,汪洋.
国债金融属性的理论分析[J]
.武汉金融,2008(5):4-7.
被引量:2
10
黄桂林.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3):47-49.
1
陈平路,陈遥根.
区域合作:一种反有害国际税收竞争的策略[J]
.税务研究,2007(5):58-61.
被引量:3
2
徐汉洲.
产融结合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J]
.财务与会计,2011(11):55-55.
被引量:10
3
明叔亮.
上市是一面镜子[J]
.互联网周刊,2007(10):18-18.
4
关于规范控股、参股期货公司有关问题的规定[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0(5):9-10.
5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8(33):47-48.
6
潘英丽.
混业经营与银行的内部及外部分工[J]
.上海金融,2002(2):4-7.
被引量:6
7
胡娟.
订单农业的间接合作模型及其履约机制设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0):39-40.
被引量:1
8
产融结合创造价值[J]
.经济展望,2012(8):108-108.
9
周斌.
杭叉转身[J]
.企业家(内刊),2011(4):50-51.
10
王建超.
产融结合的关键[J]
.新理财(公司理财),2010(5):40-42.
证券市场导报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