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梵语《悉昙章》与等韵学的形成 被引量: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ddhirastu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cademic of Rime 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等韵图中相关概念的起源、《悉昙章》传本的流变两个方面的讨论,指出等韵图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及等韵图的形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受了《悉昙章》的影响而产生的,等韵图的的初步形成约在晚唐至北宋时期。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s of the concepts in Rime Tab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ddhirastu, points out that the Rime Table is influenced by the siddhirastu, and it came into being between Late Tang(唐) and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ies (宋).
作者 周广荣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东语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4,共5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韵图 等韵学 梵语 对等 形式 间接 相关概念 北宋 晚唐 起源 Siddhirastu Rime Table universal rim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罗常培.《中国音韵学的外来影响》[J].东方杂志,1935,32(14).
  • 2逯钦立.《四声考》[A]..《汉魏六朝文学论集》[C].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4页.
  • 3饶宗颐1993.《文心雕龙声律篇与鸠摩罗什通韵》,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 4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一,中华书局本.
  • 5僧祐.《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
  • 6《十住经》卷一,《大正藏》第10册.
  • 7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五,《大正藏》第36册.
  • 8慧琳.《一切经音义》卷25,《大正藏》第54册.
  • 9饶宗颐.《梵学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7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