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础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The study on the basis question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出处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23,共5页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二级参考文献9
-
1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10. 被引量:31
-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3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
4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
5黄荣护.公共管理[M].台湾: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
6David G. Mathiase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its Critic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 No. 2,92.
-
7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49,15(4),21.
-
8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
-
9Owen E. 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94,58.
共引文献100
-
1陈捷.构建我国电子化政府的一些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42-45.
-
2宁德煌,张晓霞.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差别之比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2-14. 被引量:2
-
3芦刚,高旺.国内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分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3,18(1):30-32. 被引量:1
-
4姚茂华.“三种社会组织”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3):23-26.
-
5郝孝金.浅析西方的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借鉴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24-24.
-
6侯广利.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J].理论导报,2010(7):30-31.
-
7罗德刚.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2(6):16-18. 被引量:10
-
8张富.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一个时空维度的分析[J].晋阳学刊,2004(5):14-16. 被引量:4
-
9叶玉殿.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问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4):20-23. 被引量:2
-
10张梦中,王红.美国MPA与MBA学位比较研究[J].行政论坛,2002,9(4):75-80.
同被引文献176
-
1徐凌.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学术论坛,2008,31(3):44-48. 被引量:4
-
2邱法宗.管理科学新领域——公共管理[J].求实,2005(z1):23-24. 被引量:2
-
3王兴伦.公共管理学:什么是与为什么要[J].学术探索,2003(S1):205-207. 被引量:2
-
4陈庆云,曾军荣,鄞益奋.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16-20. 被引量:9
-
5李洋,柴中达."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中国机关后勤,2005(4). 被引量:4
-
6薄贵利.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J].政治学研究,1999(2):23-29. 被引量:27
-
7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J].政治学研究,1999(1):82-91. 被引量:172
-
8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10. 被引量:31
-
9MPP: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生教育——兼谈发展我国政策分析专业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1):70-75. 被引量:2
-
10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2(6):12-15.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26
-
1李丽利.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区域治理,2018,0(43):103-103.
-
2顾栋.新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5):46-49. 被引量:8
-
3罗德刚.我国公共管理主体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2(6):16-18. 被引量:10
-
4朱广忠.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2(2):62-64. 被引量:1
-
5陈伟,吴杨.第43届IECEE-CTL年会[J].家电科技,2006(5):10-11.
-
6六大类低档建材遭禁[J].辽宁建材,2006(5):75-75.
-
7高思新.殷切的期望 中肯的建议——“《湖北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座谈会”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6(12):22-22.
-
8黄丽娟.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辨析[J].行政论坛,2007,14(1):32-34. 被引量:2
-
9朱晓红,郝英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1-55. 被引量:4
-
10林栋,陈春艳.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74-27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23
-
1柳博.新高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制度变迁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0(1):35-41. 被引量:18
-
2杨莎莎.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3):40-42.
-
3祁凡骅,林欣.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未来之路——基于国内外12所行政管理学科顶尖高校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9(2):82-96. 被引量:10
-
4李丽利.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区域治理,2018,0(43):103-103.
-
5苏彦来.新公共管理运动与行政法学的发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26-28.
-
6巩建华.公共管理学中必须厘清的几个概念[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2):15-17.
-
7刘霞.派出所基层警务机制的优化——以“三队一室”改革为视角[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10. 被引量:1
-
8王兴伦.公共管理学:什么是与为什么要[J].学术探索,2003(S1):205-207. 被引量:2
-
9芦刚,高旺.国内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分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3,18(1):30-32. 被引量:1
-
10余凌云.公共行政变迁之下的行政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5):86-95. 被引量:12
-
1彭凤莲.过失犯罪若干基础问题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5):6-9. 被引量:4
-
2綦磊.物权行为理论之基础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66-69.
-
3刘芳溢,邓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础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16(13):5-6.
-
4马丽艳.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基础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65-67. 被引量:1
-
5于蕾.刑事再审证据若干基础问题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11(4):17-21.
-
6张小宁,解永照.证券内幕交易罪基础问题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45-49.
-
7杨巧.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48. 被引量:1
-
8王军.MPA:专业化中国官员[J].中国新闻周刊,2001,0(23):42-43.
-
9栾海峰.美、加公共管理领域非学位教育的借鉴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0-22. 被引量:1
-
10晁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基础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5(3):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