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成份分析
被引量: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蛹虫草菌人工接种家蚕,虫体僵化后,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长出同野生蛹虫草形态一致的子实体,生长周期35~45天。化学成份分析表明蚕蛹虫草与冬虫夏草无根本性质的差异,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腺瞟呤、尿嘧啶、β—谷甾醇、麦谷甾醇、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虫草素、腺瞟呤的含量是冬虫夏草的3倍。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以3000mg/kg 给昆明种小鼠灌胃未见死亡及其它异常反应。
作者
贡成良
吴友良
朱军贞
潘中华
彭国平
楼凤昌
机构地区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中国药科大学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3年第4期21-23,共3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关键词
蚕蛹虫草
冬虫夏草
成份分析
分类号
S567.350.4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8
引证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520
同被引文献
368
1
刘建忠,熊亚红,翁丽萍,计亮年.
生物过程的优化[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z1):132-137.
被引量:58
2
夏春雨,孙巍,刘学铭.
虫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9,28(2):3-7.
被引量:38
3
顾寅钰,张亚平,施新琴,刘志斐,李化秀.
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研究[J]
.山东蚕业,2009(2):5-7.
被引量:5
4
施新琴,顾寅钰,张亚平,刘志斐,李化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研究[J]
.山东蚕业,2009(2):8-10.
被引量:6
5
崔红娟,鲁成.
家蚕杆状病毒载体构建及外源基因的表达[J]
.蚕学通讯,1999,19(2):16-20.
被引量:4
6
王要军,孙自勤,权启镇,肖瑞明,汪伟业,寿芝萍,徐太勇.
冬虫夏草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J]
.实用医药杂志,1996,14(2):70-71.
被引量:5
7
车振明.
人工蛹虫草子实体及大米培养基残基中虫草素的提取纯化方法[J]
.食用菌,2004,26(4):40-41.
被引量:14
8
刘海燕,魏本征.
柞蚕蛹虫草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304-305.
被引量:7
9
赵林伊,王宝贵,张桂英.
柞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2):230-230.
被引量:14
10
夏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蛹虫草中腺苷的含量[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26-22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2
1
王迪,沈畏,黄嘉欣,赵曼,朱春阳,滕利荣,逯家辉.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蛹虫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39(S1):366-370.
被引量:3
2
崔新颖,崔新羽,张成义.
新型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实验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5):405-407.
被引量:5
3
周广麒,万晓星,侯友松,张长铠.
蛹虫草液态深层发酵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8):39-43.
被引量:27
4
贡成良,潘中华,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
家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J]
.蚕业科学,2004,30(4):386-389.
被引量:6
5
朱芬娣,水汉英,王雪梅,贡成良,郑小坚,潘中华.
蚕虫草小规模生产技术研究[J]
.广西蚕业,2005,42(1):14-17.
被引量:3
6
潘中华,贡成良,甘小兵.
世界蚕桑业的发展对中国蚕桑业发展的启示[J]
.广西蚕业,2005,42(1):24-27.
被引量:8
7
王羽骋,张爱华.
家蚕蛹虫草研究进展[J]
.江苏蚕业,2005,27(2):4-7.
被引量:10
8
贡成良,潘中华,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
家蚕蛹虫草的延缓衰老作用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25(2):24-27.
被引量:17
9
张宏,李楠,匡亚兰,江源.
北冬虫夏草菌种分离与培养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A01):84-86.
被引量:1
10
张雨青.
蚕丝蛋白的新利用[J]
.昆虫知识,1995,32(4):254-2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20
1
何雯雯,贺亮,李卫旗.
蝉花化学成分及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19,42(7):1691-1696.
被引量:8
2
吴婧婧,周晓玲,董桂清,陆春霞,梁贵秋,陈枝,陆飞,毛洪斌,石韡韬.
3种不同广西家蚕品种幼虫培养蚕虫草的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105-110.
被引量:1
3
戴宇樵,张拓,刘亚兵,刘忠英,郑文佳.
可食用茶叶微生物产品研究进展[J]
.贵茶,2022(2):5-12.
被引量:2
4
钟艳梅,黄志全,温凯.
人工蛹虫草固体培养残基中虫草素的提取分离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2):40-42.
被引量:25
5
付鸣佳.
蓝光对蛹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9,30(3):239-242.
被引量:7
6
宋金俤,刘超,华秀红,林金盛.
蛹虫草产业化栽培瓶颈及其对策[J]
.中国食用菌,2009,28(1):62-64.
被引量:19
7
吴雪晶,马慧君,刘宁.
北虫草与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比较[J]
.浙江食用菌,2009(5):12-14.
被引量:14
8
陈自宏,虞泓,曾文波,杨俊媛,杨钟林,袁静.
蛹草拟青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食用菌,2009,28(6):45-47.
被引量:2
9
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昆虫蛋白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9):81-84.
被引量:4
10
荆留萍,杜双田,金凌云,马璐.
8种物质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及多糖含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156-160.
被引量:16
1
刘万海,江流,郭至平,张崇禧.
不同产地西洋参一般组成成份分析[J]
.林业科技通讯,1990(3):29-31.
被引量:1
2
廖铁军,黄云,邹宗杰,邓义林.
青海羊厩肥质量数值分类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2):169-174.
3
孙威江,张根伙.
福建几个茶树品种茶果成份分析[J]
.福建茶叶,1992(3):31-33.
4
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应用开发[J]
.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5):56-56.
5
赵和涛,汪春元.
中国各茶类中主要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0,2(3):42-48.
6
陈丹,王芹,黄玉波,初玉琴.
不同发育状态柞蚕蛹培育蛹虫草的试验[J]
.食用菌,2006,28(3):33-34.
被引量:6
7
林隆慧,曾凌云,占达东,林应耀.
海南野生甜高粱成份分析[J]
.琼州大学学报,2000,7(4):70-72.
8
蚕蛹虫草媲美冬虫夏草[J]
.安徽农业,2001(5):7-7.
9
朱宝成,吴爱民,成亚利,李庆余,梁玉玲.
药用作物掌叶半夏组织培养及药物成份分析[J]
.作物学报,1995,21(4):475-478.
被引量:7
10
卢礼斌,蒋家焕,何琴,陈金铨,郑金贵,叶新福.
特种稻“闽紫香1号”新种质功能成份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5,23(4):49-51.
被引量:4
中国食用菌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