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古出土的“摇钱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出处
《四川文物》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共引文献66
-
1张宣逸.论汉代“天柱”图式的多样性——从汉晋“摇钱树”定名问题谈起[J].北京民俗论丛,2023(1):152-171.
-
2夏保国,杨凤武.东汉朱提堂狼铜洗的传播及其功能探析[J].南方文物,2023(1):229-239. 被引量:1
-
3韦伟燕.汉晋时期跽坐和骑兽胡人铜灯初探[J].边疆考古研究,2020(2):301-316.
-
4张宣逸.关于汉魏“摇钱树”图像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州文博,2021(1):42-60.
-
5苏奎.汉代胡人灯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16-18. 被引量:3
-
6周克林.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四川文物,1998(4):15-22. 被引量:9
-
7张合荣.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6,16(1):145-154. 被引量:12
-
8田晓岫.略论布依族的来源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92,12(2):1-10. 被引量:1
-
9何志国.摇钱树内涵溯源[J].中华文化论坛,2000(4):28-33. 被引量:11
-
10曹波.夜郎研究的途径之——势在必行的贵州古人类遗骸DNA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2003(1):90-9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9
-
1苏海洋.祁山古道北段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69-73. 被引量:9
-
2杨文成,陈显双.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9(3):337-366. 被引量:24
-
3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J].世界宗教研究,1999(2):114-122. 被引量:40
-
4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敦煌研究,1999(1):159-170. 被引量:59
-
5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J].文物,1998(12):63-70. 被引量:35
-
6张善熙,李清裕.“天门”图像钱树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1999(3):72-74. 被引量:7
-
7史占扬.四川古代摇钱树及其一般性文化内涵[J].四川文物,1999(6):26-31. 被引量:5
-
8周克林.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四川文物,1998(4):15-22. 被引量:9
-
9张善熙,姜易德,屠世荣.成都凤凰山出土《太玄经》摇钱树探讨[J].四川文物,1998(4):23-28. 被引量:3
-
10鲜明.再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J].四川文物,1998(4):29-3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8
-
1陈轩.四川东汉墓葬艺术中的家族观念[J].形象史学,2019,0(1):72-83.
-
2温玉成.用“仙佛模式”论说钱树老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64-70. 被引量:9
-
3曾维加.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J].宗教学研究,2008(1):68-72. 被引量:3
-
4何志国.摇钱树研究述评[J].四川文物,2009(4):62-67. 被引量:6
-
5何志国.论摇钱树与多枝灯的关系[J].考古,2010(1):81-89. 被引量:4
-
6苏海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祁山道[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61-64. 被引量:8
-
7张雄.达县三里坪汉墓洪荒摇钱树座的文化阐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1):111-118.
-
8李沛容.试论两汉时期汉文化在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地带的传播[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1):40-45.
二级引证文献28
-
1邢飞.摇钱树与道教“禄库受生”思想[J].老子学刊,2020(1):72-79.
-
2宋杰.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J].军事历史研究,2020,34(6):45-61. 被引量:1
-
3温玉成.“西天诸神”怎样来到中国[J].中原文物,2007(3):69-74.
-
4何志国.摇钱树佛像身份探微——与温玉成先生商榷[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59-65.
-
5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68-73. 被引量:5
-
6温玉成.河北迁安市万军山三世佛造像碑考察记[J].中原文物,2009(5):66-73. 被引量:1
-
7武玮.峡江地区汉晋墓葬出土陶屋模型探析[J].四川文物,2010(6):57-64. 被引量:1
-
8张合荣.贵州出土汉代灯具与郡县地理考察[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5):19-30. 被引量:9
-
9孔又专.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J].宗教学研究,2012(2):253-257. 被引量:2
-
10孙启祥.论陇南古道在蜀道申遗中的地位和优势[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3):55-60. 被引量:3
-
1王宏.西周柱足簋研究[J].文物,2014(2):62-70.
-
2周兴明.青铜摇钱树[J].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09,0(5):2-2.
-
3张琴,余波.四川博物院藏汉代摇钱树研究[J].文物天地,2015,0(1):13-16.
-
4刘庆柱.简评《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9(2):112-112.
-
5马莎.票据史话[J].贵阳文史,2014,0(6):64-65.
-
6邹芙都.楚国兵器铭辞综析[J].天府新论,2004(4):105-107. 被引量:3
-
7何志国.摇钱树研究述评[J].四川文物,2009(4):62-67. 被引量:6
-
8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问题[J].考古,1987(2):159-168. 被引量:18
-
9岳敏静.唐墓出土的竿木杂技俑[J].文物世界,2016(1):26-30. 被引量:3
-
10许立坤.“打金锣”习俗的文化内涵及与“打铜鼓”的比较研究——田东布努瑶文化研究系列之二[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5(5):53-5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