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中国保险业发展艰难之原因
被引量:4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75,共5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参考文献16
-
1王伯衡.《从太平保险公司到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
2胡咏骐.《民国二十三年度业务报告》[J].人寿季刊,1935:16-16.
-
3《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第B92页
-
4《胡总经理在中国工商管理协会演讲团体保险问题全词》[J].人寿季刊,1934:9-9.
-
5《对于美国寿险失效率降低之观感》[J].保险界,1936:2-2.
-
6王效文.《五十年来之中国保险业》,载《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7年交通银行编印.
-
7张似旭.《外商在华经营保险事业之概况》[J].寿险季刊,1934:13-13.
-
8方淑伯.《提倡华商保险告经济界与国人》[J].人寿季刊,1933:4-4.
-
9王效文.《小量人寿保险之试验》[J].寿险季刊,:17-17.
-
10李权时.《我国保险业不发达之原因》[J].保险界,1936:4-4.
共引文献24
-
1汪澎澜.萧振瀛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J].史学集刊,2000(3):50-55.
-
2邵雍.杜月笙与上海抗日救亡运动[J].抗日战争研究,2000(2):118-134. 被引量:10
-
3金志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关税改订的性质与日本的对策——兼论1933、1934年度中国关税改订与棉业的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2000(3):57-78. 被引量:5
-
4孙海泉.上海辐射与近代苏南地区思想观念的嬗变[J].民国档案,2002(4):36-42.
-
5金志焕.1933年“中美航空密约说”的由来及其本质评析[J].民国档案,2001(1):82-87. 被引量:2
-
6黄道炫.重析福建事变中共应对方针[J].近代史研究,2006(4):49-63. 被引量:14
-
7巫小黎.鲁迅与曾今可及其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283-298. 被引量:4
-
8唐小兵.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J].开放时代,2007(3):64-76. 被引量:1
-
9沈毅.74年前《申报》国货质量讨论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121-126. 被引量:1
-
10周石峰.“国货年”运动与社会观念[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77-82.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35
-
1陈蓉,颜鹏飞.中国近代保险市场运作机制研究——以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20,0(1):107-118. 被引量:1
-
2颜鹏飞.我国民族保险业溯源[J].江汉论坛,1987(3):41-45. 被引量:6
-
3吴国民.近代中国保险业概述[J].高校教育管理,1994(3):35-37. 被引量:1
-
4林震峰.建国前后的上海保险业[J].上海保险,1999(4):44-45. 被引量:1
-
5黄兴涛.谈“保险”——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J].文史知识,2000(4):97-105. 被引量:3
-
6邵秋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保险业[J].当代保险,1989(10):44-46. 被引量:1
-
7谭文凤.中国近代保险业述略[J].历史档案,2001,14(2):103-107. 被引量:5
-
8张素民.保险与经济[J].太安丰保险界,1936,(21).
-
9王效文.小量人寿保险之试验[J].寿险季刊,1934,(4):17.
-
10张德舆,邓贤.中国保险事业[J].寿险季刊,1933,(1):5.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杨锦銮.买办与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初创[J].史学月刊,2008(8):102-106. 被引量:2
-
2许卫,郭世荣.《决疑数学》中的保险与年金计算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5):923-928. 被引量:1
-
3尹英杰.从保险学的角度探析近代哈尔滨保险业特点(1900—1931年)[J].北方文物,2014(1):98-102. 被引量:1
-
4尹英杰.近代哈尔滨保险业探究(1900—1931年)[J].学理论,2014(3):137-139.
-
5丁霞.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的两个难题[J].保险研究,2015(11):118-127. 被引量:1
-
6郗鹏,李淑娟.由《滨江时报》透视1921—1931年哈尔滨保险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0(3):136-142.
-
1李玉泉,李祝用.修改《保险法》的若干思考[J].中国保险,2002(4):34-37. 被引量:2
-
2郑莹.公司监事会监督模式之比较与借鉴[J].经济与法,2003(12):38-39. 被引量:1
-
3罗艳.近代买办与晚清民族保险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0-13. 被引量:3
-
4辛格.印度法学教育与宪法学之热点问题[J].新华文摘,2009(2):147-150.
-
5孔未名.因“福”得“祸”[J].北京档案,2007(1):50-50.
-
6同筑辉煌新纪元 人民保险为人民[J].文史春秋,2009(6).
-
7金麟.公务员制度的由来[J].秘书,1994(9):39-40.
-
8谌焕义.论东印度公司与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1):92-97. 被引量:1
-
9陈云.在全国公私合营企业工会基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1989(3):33-36.
-
10王新龙.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阶级属性[J].科学社会主义,1986(2):12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