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同被引文献21
-
1赵君尧.船政文化产生与福建海洋文化渊源[J].职大学报,2006(1):101-105. 被引量:1
-
2王荣国.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2):39-44. 被引量:1
-
3任继愈.禅宗与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8(2):81-84. 被引量:13
-
4任继愈.朱熹与宗教[J].中国社会科学,1982(5):49-61. 被引量:13
-
5慧周.禅宗名刹──闽侯雪峰崇圣寺[J].法音,2000(1):44-45. 被引量:1
-
6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2007(2):1-11. 被引量:18
-
7苏文菁.论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性[J].东南学术,2008(3):121-131. 被引量:19
-
8薛菁.闽都文化若干问题探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0-128. 被引量:17
-
9王荣国.雪峰义存生平再研究——兼与日本学者铃木哲雄商榷[J].世界宗教研究,2011(1):30-40. 被引量:2
-
10谢重光.唐代经济史的一桩公案——蓝文卿舍田宅建雪峰寺传说辨伪[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113-120. 被引量:3
-
1张崇富.龙虎山法派考[J].宗教学研究,2016(4):19-34. 被引量:1
-
2关晓丽,李春会.儒家思想的世界观解读及其现代价值[J].学习与探索,2007(5):234-236.
-
3熊铁基,刘玲娣.论“汉老子”[J].哲学研究,2004(4):52-58. 被引量:3
-
4文笔峰下的道教南宗宗坛——记海南玉蟾宫[J].中国宗教,2011(7):76-76.
-
5林安梧,Zhao Zhigang.《传习录》与阳明学[J].孔学堂,2015,2(2):62-70. 被引量:2
-
6法派 真情男人主义[J].中国服装(北京),2003(4):47-47.
-
7刘因灿.关于破山禅派与聚云法派僧诤的再探讨[J].宗教学研究,2015(4):126-131.
-
8周春健.中国古代洛学史著作提要六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19-23. 被引量:1
-
9方宁.理学地域化传衍过程中的异变——论清代严州地区理学的复兴[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6):64-68.
-
10谭特立.湘东禅宗的传播及其影响[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36-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