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邓小平的民族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发展。邓小平的民族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不但继承毛泽东的民族思想 ,更重要的是在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族思想 ,使其具有更加显著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为毛泽东的民族思想 ,也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成为当代中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
作者
柴生祥
机构地区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7,共3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民族理论
邓小平
毛泽东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897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3
.《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7-288页.
4
.《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
5
《人民日报))1998年4月26日.
6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第161页.
7
《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新疆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
共引文献
3897
1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2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3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4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5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6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7
刘世佳.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
.理论前沿,2004(14):18-20.
8
俞永耀.
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
.理论前沿,2004(14):20-21.
9
蒋先进.
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
.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10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49
1
李德洙.
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J]
.求是,2001(13):36-39.
被引量:1
2
耿香玲.
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族经济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71-73.
被引量:2
3
王吝禄.
发展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11-13.
被引量:2
4
杨梅,马奎.
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的内容和特点[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27-29.
被引量:1
5
陈辅逵.
论邓小平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实现途径[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3-8.
被引量:1
6
韦剑峰.
坚持以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地区工作[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1-8.
被引量:2
7
黄东辉,孙继为.
论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J]
.广西民族研究,1999(2):1-6.
被引量:2
8
郎维伟.
论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思想[J]
.民族研究,1999(1):1-9.
被引量:3
9
李庆.
高举邓小平民族理论伟大旗帜 搞好跨世纪的民族工作[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2):1-4.
被引量:1
10
和少英.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探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1):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徐键.
邓小平的民族思想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
2
王阵军.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27-30.
被引量:2
3
秦立海.
世纪之交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综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36-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廖红霞,王蕾.
论邓小平的民族和谐思想[J]
.新西部(理论版),2008(8):5-6.
2
包红玲.
试论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1):28-30.
3
曹家坤.
邓小平民族工作理论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47-48.
4
陶克涛,赵颖,赵敏.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指导理论知识图谱——建国70年国家领导人重要论断[J]
.财经理论研究,2019(6):1-12.
被引量:3
1
左立竞.
试析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和发展[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3):231-233.
2
余岚.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5(3):74-76.
3
秦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33-39.
被引量:2
4
肖晓丽.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兼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J]
.娄底师专学报,2002(3):4-7.
5
常欣欣.
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看社会主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4):14-19.
被引量:3
6
冯麒颖.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12).
7
李乃义.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关于“非资本主义前途”思想的实践和发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2):70-74.
8
张可,宗成.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J]
.理论界,2014(1):10-12.
9
关杨.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J]
.商,2016,0(2):41-41.
10
杨天一.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实践和发展[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77-78.
甘肃社会科学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