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作者
田淑华
机构地区
承德市文物研究所
出处
《北方文物》
2001年第3期72-75,共4页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避暑山庄
考古
多民族
探源
地方特色
历史价值
古建筑
文化
理解
多学科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1
杜江.
清代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象征——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3):75-79.
被引量:5
2
朱峰,吕镇.
国内游客对饭店服务质量评论的文本分析——以e龙网的网友评论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86-90.
被引量:107
3
苗学玲.
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旅游网络论坛的主帖分类研究[J]
.商业研究,2006(11):157-162.
被引量:38
4
陶友华,居阅时,王经纬.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蕴涵的政治意义[J]
.建筑知识,2006,26(4):17-20.
被引量:5
5
(清)和坤 梁国治.《钦定热河志》(校点本):卷四十四“行宫二十”[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6
.《清圣祖实录》卷一○一:康熙二十一年三月[M].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29页.
7
.[EB/OL].www. sxta.com. cn,.
8
.《山西通志》,卷一百八十二,《艺文》,《钦定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文渊阁[M].,1999年..
9
(清)高晋编.《南巡盛典》卷九十四:乾隆三十一年[M].,.第3页.
10
(清)高晋编.《南巡盛典》卷二十五:乾隆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恩纶[M].,..
引证文献
5
1
孔俊婷,王其亨.
法天则地揭意象——清代行宫园林选址考析[J]
.清史研究,2005(4):85-95.
被引量:10
2
纪欣,张杰.
清代民族政策与承德历史文化[J]
.文物春秋,2005(6):42-48.
被引量:5
3
纪欣.
清代康乾盛世以前滦河流域文明的五次高潮[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3):6-8.
4
门立新.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其保护探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9(4):111-112.
被引量:2
5
栗志强.
基于新浪博客的旅游者景观认知研究——以避暑山庄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7(30):95-9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白鴻葉.
國家圖書館藏清代樣式雷圖檔述要[J]
.文津学志,2020(1):62-73.
2
艾琳,李俊清.
由木兰围场的科学考察引发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443-446.
被引量:1
3
曹修涛,仇玉凤.
紧抓契机,促进承德旅游产业发展[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2):87-90.
4
何圳泳.
从万里长城到避暑山庄看明清两代夷夏观[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1):86-88.
被引量:1
5
许浩,王安康,崔婧.
基于《南巡盛典》版刻图像的清帝南巡行宫御苑空间格局探析[J]
.广东园林,2018,40(6):44-49.
被引量:3
6
唐慧超,金荷仙,洪泉,陈进勇,王馨羽.
清西湖行宫园林历史沿革与造园特色研究[J]
.中国园林,2019,35(4):58-63.
被引量:7
7
言华.
徐派园林史略:明清时期[J]
.园林,2021,38(3):38-46.
8
楚峥妍.
基于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分析[J]
.丝路视野,2020(15):29-29.
9
陈品祥,张红,马磊,张译.
历史事件路线的空间复原及可视化——以六世班禅朝觐与灵柩西归为例[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38(4):416-421.
10
陈进勇.
京津冀地区园林资源的保护及利用[J]
.北京园林,2021,37(3):3-6.
1
吴建君,毕国忠.
康乾盛世时期避暑山庄文化漫谈[J]
.飞天,2011(14):100-101.
2
刘霞.
关于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6(7):00249-00249.
3
李月辉.
关于避暑山庄文化[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16(3):1-6.
4
杜江.
山庄文化源流[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16(3):8-14.
被引量:1
5
李月明.
避暑山庄治政文化赏析[J]
.乡音,2003,0(10):9-11.
6
毕国忠.
避暑山庄文化构成及其特色[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29-31.
被引量:1
7
伊澈.
“纪念满族命名36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
.满族研究,1995(3):67-69.
8
毕国忠,李文甫.
避暑山庄文化与辽金捺钵习俗[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29-36.
被引量:1
9
蒋秀丹.
外八庙的文化特征[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16(3):15-18.
10
王经纬.
避暑山庄文化的政治内涵[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3):16-17.
被引量:1
北方文物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