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的和声发展述要(上)
被引量:11
Brief Summary of History of Harmony in European Music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8,共24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85
-
1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S1):18-21. 被引量:3
-
2朱京伟.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音乐学,1999(2):87-101. 被引量:9
-
3朱京伟.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术语的形成与确立[J].中国音乐学,1998(2):98-113. 被引量:14
-
4童忠良.论传统和弦与现代和音的中介——兼论全音程四音集合与变五音和弦的中介特征[J].音乐研究,1992(1):46-54. 被引量:3
-
5桑桐.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22-35. 被引量:2
-
6桑桐.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一)[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1):52-57. 被引量:11
-
7保罗.亨利.朗格,沈旋.哥特式音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1):65-70. 被引量:2
-
8赵宋光.关于3/4音的律学假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2):8-12. 被引量:16
-
9李应华,郑铧.西方音乐史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4):44-53. 被引量:5
-
10韩宝强.音乐家的音准感——与律学有关的听觉心理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2(3):5-19.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11
-
1赵仲明.世纪人生 百年学问——为缪天瑞先生百岁诞而作[J].中国音乐学,2007(2):5-13. 被引量:4
-
2姚红卫.论扎里诺《对位艺术》中的和声观念[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9(3):46-49.
-
3兰恕冰.浅谈中世纪单、多声部音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5):27-28.
-
4徐平力.欧洲浪漫主义和声的技法特征与风格模拟写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1):66-82. 被引量:3
-
5周凡斌.穆索尔斯基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技法探索[J].大舞台,2015(1):193-194.
-
6崔宪.律学理论的实践意义[J].中国音乐学,2015(4):51-65. 被引量:1
-
7章莉.浅析意大利早期声乐教学的当代意义[J].北方音乐,2014,34(15):16-17. 被引量:1
-
8郭昊.巴赫两首众赞歌的和声思维简析[J].黄河之声,2023(3):40-45.
-
9单冰月.卷帙浩繁 兼容并包——姜之国《和声学教程》(上、下编)述评[J].音乐生活,2023(8):23-28. 被引量:1
-
10王序源.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J].当代音乐,2024(5):77-79.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马晨.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意义[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22):113-113.
-
2王文韬.天涯多芳草 流水有知音——纪念音乐学家缪天瑞先生诞辰110周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4):5-12. 被引量:1
-
3王安潮.古典音乐文化的现代交响——王建元《惊蛰——为管弦乐队而作》研究[J].中国音乐,2014(2):166-171. 被引量:2
-
4段雯心.舒伯特和声的动力性研究——以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为例[J].北方音乐,2016,36(23):194-195.
-
5赵仲明.新中国音乐理论图书出版70年述要——谨以此文献给在音乐研究与音乐出版领域里默默奉献的人们[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3):18-31. 被引量:4
-
6冯长春.2000—2017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述评[J].中国音乐,2021(6):180-199. 被引量:5
-
7王中余,石坚.梅西安色彩和弦的理论与应用[J].音乐探索,2022(4):63-75.
-
8刘永福.以数定其律 以耳齐其声——也谈“律制”及“律学数据”在音乐中的“不存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3):34-42.
-
9徐悦栋.浅谈姜之国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比较与学习建议[J].黄河之声,2024(5):42-47.
-
10初良龙,李葆华.术语翻译中的文化融合与创新——以外来乐器名汉译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24,37(3):45-47.
-
1李念劬.浅谈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与突破[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74-74.
-
2和弦的结构与紧张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2):14-19.
-
3汪胜付.巴托克《小宇宙》第一百四十一首《主题与倒影》[J].滁州学院学报,2003,5(3):41-43. 被引量:1
-
4王德聪.德彪西和他的《儿童园地》组曲[J].飞天,2011(22):66-67.
-
5王楠楠.水墨人情——浅谈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与突破[J].美术界,2016,0(9):76-76. 被引量:1
-
6李娜.灵感来自“多声”──谈铜鼓奖获奖歌曲《壮乡印象》[J].艺术探索,1998,12(1):86-87. 被引量:1
-
7王瑜.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双调性和复风格双调式对位[J].大舞台,2012(2):105-106.
-
8周玲,戴娱.关于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全音音阶的技术分析[J].音乐创作,2007(4):94-97. 被引量:1
-
9桑桐.巴托克《小宇宙》中的和声形态[J].音乐研究,1994(1):78-94. 被引量:15
-
10贺景卫,周文敏.从国际木偶节浅析定格动画材质的发展与突破[J].中国包装工业,2013,21(8X):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