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5,共2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8
-
1再军.老年电视节目的表现视角与生长空间——兼议对象性节目的本体性[J].当代电视,2002(6):60-61. 被引量:1
-
2陈默.老年人生的歌者——《相约夕阳红》的文化判断[J].当代电视,2002(9):63-64. 被引量:1
-
3李福成.老年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3):44-44. 被引量:1
-
4高幸.老年心理特征及采访技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3):49-49. 被引量:1
-
5洪波.谈付费数字电视老年市场的启动[J].电视研究,2005(10):64-65. 被引量:2
-
6王平君.老年报刊的市场化博弈[J].传媒,2006(6):33-34. 被引量:4
-
7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呈现[J].甘肃社会科学,2006(6):247-249. 被引量:23
-
8蔡琰,臧国仁.老人传播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老人传播研究群”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48-151. 被引量:10
-
9吴定勇,王积龙.浅析美国媒体老人形象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7,29(4):37-40. 被引量:9
-
10《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EB/OL].http://china.com.cn.2007—12—17.
二级引证文献7
-
1郭镇之,孟伦.老龄化传播研究的新取向[J].新闻战线,2013(5):86-88. 被引量:4
-
2何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老年广播——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为例[J].西部学刊,2016(14):40-42. 被引量:2
-
3龚晓颖.浅析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现状[J].今传媒,2018,26(5):78-79. 被引量:2
-
4周裕琼,谢奋.从老年传播到老龄化传播:一个边缘研究领域的主流化想象[J].新闻与写作,2021(3):30-37. 被引量:51
-
5王淇民.老年叙事语境下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功能分析——以《吾国吾家》节目为例[J].声屏世界,2023(2):47-49.
-
6范龙,李宇帆.中国老年传播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2012—2022)[J].南方传媒研究,2023(6):52-60. 被引量:1
-
7宣长春,侯雨飞.重识老龄传播:空间、身体与老人的再社会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74(6):116-127.
-
1赖嗣芳.首个法定老年节抒怀[J].诗词月刊,2014(5):16-16.
-
2姚明槐.我们永远幸福[J].晚晴,2013,0(12):94-94.
-
3兰台文苑[J].兰台世界(上旬),1994(11):44-46.
-
4赋老年节[J].诗词月刊,2014(2):77-77.
-
5蓝象再启程[J].首播,2014,0(12):47-49.
-
6磊明,黄倩,杜利华.老年节目应有独特的语言风格[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4):58-58.
-
7陈默.金·秋·情·思——“老年节”有感[J].北京档案,1998,0(11):42-42.
-
8刘云淮.老年节健步走[J].骏马,2005,0(1):70-70.
-
9夏云艳.浅谈老年节目的策划[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3):31-32. 被引量:2
-
10徐治.虞美人.老年节抒怀[J].东坡赤壁诗词,2000(1):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