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男篮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的研究
被引量:
17
On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Excellent Basketball Player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优秀男篮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指标在世界级与国家级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近年来NBA联赛与我国CBA甲级联赛不同位置 (前锋、中锋、后卫 )队员的身高、体重指标的研究 ,找出其量化后所显示的规律及我国男篮与NBA之间的差距 ,为我国男篮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选材。
作者
席莎
杨晓晖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体育部
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3-44,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关键词
男篮
优秀运动员
甲级联赛
NBA联赛
队员
后卫
前锋
身高
体重
国家级
分类号
G8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参考文献
4
1
王国槐,王光华.
试论篮球比赛内线身体接触对抗[J]
.湖北体育科技,1994,13(1):27-29.
被引量:7
2
成惜今.
对世界男篮运动员身高发展趋势的研究及预测[J]
.中国体育科技,1988,24(5):38-42.
被引量:4
3
张炳先,李莉生.
对篮球运动的本质—强对抗的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1994,30(6):24-26.
被引量:6
4
刘志伟,翁洪海.
提高我国男篮对抗技术水平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4,12(1):49-5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0
1
缪仕晖.
浅谈新规则实行后中国男篮的发展趋势[J]
.三明学院学报,2001,19(3):72-74.
2
张湛宁.
论攻击性防守在篮球比赛中的地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4):75-79.
被引量:44
3
张才超,李立强.
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特点与对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12(2):87-93.
被引量:3
4
汤小康,张忠林,邓飞.
中外男篮运动员身高的比较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4):65-68.
被引量:13
5
曾其令.
篮球攻击性防守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北体育科技,1999,18(1):21-26.
被引量:34
6
石天兵.
篮球比赛中接触性对抗的合理运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4-56.
被引量:4
7
谢恩杰.
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女篮与前三名队伍中锋参与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64-65.
被引量:4
8
孙江,邬佐新.
28届奥运会我国女篮中锋与前三名队伍中锋个人强攻能力对比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00-102.
被引量:4
9
陈长江,成惜今.
美国NBA队员体重与常规技术统计指标的关系[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5):96-98.
10
李洪强.
浅谈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J]
.体育世界,2009(7):99-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0
1
李天浩,张玉昌.
小球时代下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技术特征[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2):163-164.
被引量:1
2
李军.
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扣球高度特征的对比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46-47.
被引量:66
3
林凤炎,丁丽萍.
WCBA与WNBA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58-59.
被引量:27
4
张振东.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测试结果与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2):55-60.
被引量:16
5
郑钢,郑薇.
略论中国男篮与现代世界篮球运动的差距[J]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1):18-19.
被引量:23
6
聂志强.
对世界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2):35-37.
被引量:26
7
王章明,薛岚,朱建新.
CBA甲A与NBA队员身高体重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6):34-37.
被引量:20
8
李卫平,陈雪梅,毕道远.
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9):29-30.
被引量:6
9
潘力平.
现代篮球运动与灵敏素质的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5(3):41-42.
被引量:9
10
王嵊海,宋文民,谢飞.
中国CBA与美国NBA篮球选手技战术指标的对比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2):58-6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7
1
林凤炎,丁丽萍.
WCBA与WNBA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58-59.
被引量:27
2
郭义军,杨世强,张斌南,张林鸿.
WCUBA和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76-77.
被引量:38
3
丁丽萍.
从第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83-84.
被引量:2
4
胡金明,沈林.
参加CUBA的新疆女篮与全国女篮优秀队员的比较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68-69.
被引量:4
5
李成梁,马毅,汪波.
篮球运动员体能指标的研究进展[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87-89.
被引量:8
6
牛育鸿,吕昊,孙明运.
对不同项目运动员人体重心的变化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2):22-25.
被引量:1
7
魏进培.
CBA与NBA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102-104.
被引量:16
8
徐自升,葛耀,杨鄂平.
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若干指标与联赛名次的相关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7,29(3):37-39.
被引量:5
9
张四清.
CBA联赛外籍球员特征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3):35-37.
被引量:3
10
刘伟强.
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5):53-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刘铮,卢亮球.
2013-2019赛季CBA广东队不同位置球员攻防能力变化的RSR分析[J]
.运动精品,2021,40(2):91-93.
2
张才超,隗金水.
2010-2011年度CBA联赛国内前锋与外援前锋技术比较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3):18-21.
3
周倩,王虹,孙辉.
CBA和NBA球员身高、体重和年龄指数的比较研究[J]
.科技风,2008(24):135-135.
被引量:2
4
魏帼.
CUBA与NCAA男篮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特征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0,25(S2):144-145.
被引量:3
5
钟远,王恒.
女排身体形态与扣发拦技术比较分析——以2007年世界杯意大利、巴西、美国队为例[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23(4):72-75.
被引量:1
6
胡金明,沈林.
参加CUBA的新疆女篮与全国女篮优秀队员的比较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68-69.
被引量:4
7
田文学,张丽,曹华.
NBA与CBA球员基本情况、培养和包装的对比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18-20.
被引量:6
8
武洛生,于少勇.
NBA国际球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特征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90-93.
被引量:20
9
徐自升,李可可,李兴忠.
CBA与NBA后卫运动员技术统计对比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39-39.
被引量:3
10
徐自升,岳建军,李可可.
WCBA与WNBA球员不同位置的身高、体重、年龄对比与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86-88.
被引量:12
1
魏进培.
CBA与NBA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102-104.
被引量:16
2
杨晨曦.
对第30界奥运会美国男篮阵容的分析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
3
暴威.
对中国男篮阵容配备中的3分投手及使用的分析——以第14届男篮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1):41-43.
被引量:1
4
曲自立.
NBA十大小前锋之三——“加拿大飞人”卡特[J]
.篮球,2001,0(1):14-14.
5
布和.
关于高校女子排球二传的统计分析[J]
.内蒙古统计,2006(6):88-88.
被引量:1
6
齐春燕,王来东,刘卓亮.
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77-79.
被引量:2
7
何力,李金坤.
当前我国女排若干问题的探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8,4(2):27-29.
被引量:2
8
李娟.
浅谈我国男排阵容配备之运用[J]
.成功,2011(7X):275-275.
9
张红松.
挖掘后排进攻的潜能[J]
.中国体育科技,1995,31(1):55-56.
被引量:2
10
任贵武.
CBA和NBA篮球运动员体型和年龄特征的比较分析[J]
.全国商情,2012(1):59-60.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