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民族器乐曲中的文学性因素与音乐欣赏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传统器乐曲中,文学和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大量的民族器乐曲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历史传说、文学故事等.下面本文拟从我国民族器乐曲入手,谈谈文学性因素在其欣赏中的作用.
作者
孙怡
出处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4,共1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民族器乐曲
音乐欣赏
传统
历史传说
国民
取材
文学性
故事
间接
直接
分类号
J64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1
代百生.
根据传统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演奏特色[J]
.音乐研究,1999(1):51-57.
被引量:49
2
戈弘.
琴韵·筝声·乐论──民族音乐家丁承运速写[J]
.人民音乐,1998(5):31-32.
被引量:1
3
杜亚雄.
中国民族器乐的地位及其研究范围[J]
.中国音乐,1996(2):20-22.
被引量:6
4
魏廷格.
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J]
.音乐研究,1983(2):41-52.
被引量:75
5
席强.
民族器乐曲的传播与传承[J]
.中国音乐,1993(2):21-23.
被引量:3
6
谭竺.
民族器乐发展之我见[J]
.艺海,2004,0(3):42-43.
被引量:4
7
张馨.
刘天华琵琶曲《虚籁》的创作思想探微——暨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70周年[J]
.中国音乐教育,2002(9):29-30.
被引量:5
8
赵晓生.
中国钢琴语境[J]
.钢琴艺术,2003(1):35-36.
被引量:59
9
杨文.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征[J]
.音乐探索,2005(1):70-74.
被引量:28
10
李祖胜.
“虚籁”真是指无声吗——与张馨先生商榷[J]
.人民音乐(评论),2006(5):58-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刘茹斐.
试论《孔雀东南飞》标题的翻译[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4):74-75.
被引量:1
2
王晓娜.
浅析我国民族器乐曲的发展概况[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2):88-89.
3
盛雪.
融会贯通 洋为中用——试析刘天华先生和他的琵琶作品《虚籁》[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3):38-39.
被引量:7
4
王晓娜.
浅谈民族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的发展[J]
.北方音乐,2013,33(1):37-37.
5
黄燕红.
打开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中国传统民乐——小学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究[J]
.教育观察,2020,9(3):71-7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梁懿琦.
意之所向 心之所至——刘天华琵琶曲《虚籁》探析[J]
.岭南音乐,2023(3):73-77.
2
黄子群.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融合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41-142.
被引量:1
3
张馨.
刘天华琵琶曲《虚籁》的创作思想探微——暨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70周年[J]
.中国音乐教育,2002(9):29-30.
被引量:5
4
胡炜.
西洋乐器与中国戏曲音乐的有机融合[J]
.金田,2012(10):95-95.
被引量:2
5
逯凯.
暗吟天地间的华彩——《虚籁》探究[J]
.中国音乐,2012(3):199-204.
被引量:7
6
赵娴.
解析刘天华琵琶曲《虚籁》[J]
.艺术科技,2016,29(3):182-182.
被引量:1
7
张琳琳.
《孔雀东南飞》三种英译本比较[J]
.科教文汇,2016(33):163-164.
8
张天璐,孟醒.
浅析刘天华先生琵琶作品音乐风格及艺术成就[J]
.北方音乐,2019,39(12):75-76.
9
刘莹莹.
革故鼎新,中西交融——琵琶曲《虚籁》的艺术创作研究[J]
.黄河之声,2021(5):60-62.
10
康妮.
刍议小学民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路径[J]
.文化产业,2022(5):28-30.
1
陈静,胡京武.
音乐与文学的不解之缘[J]
.作家,2008,0(6):230-230.
2
赵洋洋.
谈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J]
.作家,2011(14):219-220.
被引量:2
3
张燕君.
戏剧呼唤文学性的回归——以话剧《庄先生》为例[J]
.中国艺术时空,2016,0(6):24-29.
4
吴明微.
根据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及其研究述评[J]
.歌海,2009(2):46-47.
5
张博.
浅析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J]
.北方音乐,2015,35(17):24-24.
6
张建军.
早期士夫画家与早期绘画中的文学性因素[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4):50-52.
7
周仲谋,王莹.
电影视觉奇观的兴盛及其文学性缺失[J]
.新疆社科论坛,2014(2):98-102.
8
王燕.
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探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6):109-109.
被引量:1
9
冷草.
文学与批评[J]
.艺术广角,1999(5):62-64.
10
刘璐.
浅谈中国钢琴曲的民族性特征[J]
.当代音乐,2015(1):63-64.
被引量:3
人民音乐(评论)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