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东晚稻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播植期的季节安排、品种搭配与气候条件不协调,在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常受低温冷害危害,造成产量年际之间的波动。1978—1982年我们开展了晚稻不同播植期气候条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经过5年的试验,基本得出了不同播植期晚稻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作者
涂悦贤
刘锦銮
机构地区
广东省农业气象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关键词
晚稻
播种
气候条件
产量
分类号
S162.8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79
1
邓爱娟,刘敏,万素琴,刘安国.
湖北省双季稻生长季降水及洪涝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S1):173-178.
被引量:18
2
陈国保,黎声镭.
双季稻抛秧栽培的气候条件分析[J]
.广西气象,2004,25(3):28-29.
被引量:3
3
简健和.
气象因子对晚稻小农占粒重的影响[J]
.广东气象,2004,26(4):30-31.
被引量:2
4
刘云开,夏胜平,罗先富,李文忠.
高温对一季晚稻结实率与产量的影响及其防御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55-158.
被引量:11
5
王春乙,王石立,霍治国,郭建平,李君.
近10年来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05,63(5):659-671.
被引量:153
6
王春乙,郑昌玲.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1):1-5.
被引量:60
7
帅细强,王石立,马玉平,李迎春.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气象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J]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71-81.
被引量:52
8
杨伟伟,郑明范,董县中,张东.
秋季低温对南召县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B09):64-66.
被引量:1
9
徐明岗,李冬初,李菊梅,秦道珠,八木一行,宝川靖和.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133-3139.
被引量:375
10
罗筱平,黎世龄.
持续低温对杂交水稻结实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种业,2008(11):35-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陈新光,李武,杜尧东,肖立中,胡飞,唐湘如.
播种期对广东省晚稻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214-222.
被引量:9
2
吕晓敏,周广胜.
双季稻主要气象灾害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2018,29(4):385-395.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张枝盛,章桃娟,陈杰,翟中兵,程建平.
湖北省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50-53.
2
饶刚顺,肖立中,甘海梅,田晋元,杜尧东,陈新光,唐湘如.
气候变暖情况下广东水稻最适播种期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300-305.
被引量:7
3
黄俊,翟志宏,陈慧华.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J]
.广东气象,2012,34(3):60-63.
被引量:14
4
田俊,霍治国.
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构建与灾损评估[J]
.应用气象学报,2018,29(6):657-666.
被引量:11
5
汪天颖,霍治国,杨建莹,李旭辉,吴立,张桂香.
湖南晚稻洪涝过程等级指标构建与演变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2019,30(1):35-48.
被引量:11
6
舒素芳,胡谷琅,房玉伟,张育慧,薛占奎.
播期对机插晚稻甬优2640生长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4,35(6):644-649.
被引量:9
7
翟志宏,林镇国,陈慧华,陈卓煌.
广东菜心周年种植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J]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3):66-71.
被引量:11
8
李阳,程建平,赵锋,汪本福,陈少愚.
不同播期及秧龄对机械栽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35(6):52-57.
被引量:7
9
唐凯,蔡立青,陆百翔.
气候变化背景下潮州市早稻产量模型构建与未来趋势分析[J]
.生物灾害科学,2017,40(1):71-75.
10
唐凯,陆百翔,蔡立青.
主要气象要素对1980—2009年潮州市早稻单产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7,13(1):59-63.
1
刘雪松,刘贞琦,刘振业,赵德刚.
烟苗生长规律及其与假植期关系的研究[J]
.烟草科技,1990,23(6):41-43.
被引量:3
2
张木清,陈如凯.
不同植期对甘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1992,12(6):28-31.
3
林力,王敏芬.
冬季玉米不同植期试验[J]
.海南农业科技,2001(2):1-3.
4
文成效,王秀和.
改革晚造植期 提高水稻单产[J]
.海南岛农业科技,1989(1):5-7.
5
孙亮,高素丽,谢蓉.
油菜种籽与不同量硼肥同播对直播油菜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6,33(12):71-71.
6
方怀信,张红叶,崔岭,钱素菊,于磊.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J]
.北方水稻,2016,46(1):31-33.
被引量:2
7
王桂英,都明南,赵作民,谭国强.
玉米不同播法的试验[J]
.种子世界,1989(8):24-25.
8
王绍武,李青,颜红,叶明国.
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效果[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1):90-91.
被引量:9
9
郭跃升,马荣辉,高瑞杰,邢晓飞,王健,严芳,王桂香,马文丽.
高效缓释肥在鲁中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示范[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7):78-80.
被引量:9
10
王化民,王铁生,王化武,郭崇民,孟繁莹,赵亚会.
吉林地区西洋参不同播栽时期的研究[J]
.特产研究,1993,15(3):15-16.
应用气象学报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