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普遍性难点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社会化意味着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 ,适应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后勤服务体系。笔者重点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级阶段进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难点进行分析 。
作者
朱奕
谢炜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集团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后勤
社会化
难点
对策
分类号
G62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史秀梅.
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个案分析[J]
.高校后勤研究,2004,0(2):67-69.
被引量:2
3
张银朵.
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及现代企业制度[J]
.企业经济,2003,22(8):32-33.
被引量:2
4
郑文谦.
BOT投资方式与高校后勤投资制度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6):68-69.
被引量:12
5
胡舟,付黄冈,胡兴培.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3(3):55-56.
被引量:2
6
刘在洲.
高校后勤社会化第二步改革动力不足原因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2):8-11.
被引量:10
7
盛训祥.
浅议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难点与对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2):105-107.
被引量:3
8
申淑卿,季平,杨连军.
高校后勤社会化须理顺几种关系[J]
.经济论坛,2003(20):96-96.
被引量:1
9
林旭昌,姜群瑛.
论高校后勤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2(6):48-49.
被引量:8
10
关生军.
浅议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重点、难点和对策[J]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0(1):92-9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陈至立.
再接再厉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国家教育部长陈至立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高校后勤研究,2003,0(1):7-13.
被引量:10
2
郑文谦.努力探索股份合作制积极推进后勤工作社会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
3
科斯·诺斯 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
龚守相.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2):78-80.
被引量:3
5
姜澄宇,陈夏初.
高校后勤社会化过渡阶段的政策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6):87-90.
被引量:4
6
田润华.
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3(3):28-29.
被引量:26
7
郑文谦.
高校后勤制度变迁刍议——以泉州师范学院股份合作制食堂的产生和发展为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1(3):38-4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34
1
田玉清.
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应当具备的方法[J]
.湖南农机,2007(11).
被引量:1
2
章振东.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J]
.商情,2008,0(7):134-135.
被引量:3
3
陈松.
对高校后勤产业社会化改革的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05,16(1):52-57.
4
王振洪.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2):100-103.
被引量:4
5
唐顺奇.
邓小平对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原则的论述[J]
.贵州社会科学,2005(4):14-17.
被引量:1
6
程建华,闫松,王辉.
BOT投资模式及其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93-295.
被引量:1
7
刘忠良.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19(5):84-87.
被引量:1
8
蔡续.
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改革的实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153-154.
被引量:3
9
薛斌,王京芳,葛晓梅.
BOT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101-104.
被引量:4
10
蔡续.
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及问题[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35-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刘礼波.
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311-313.
被引量:5
2
刘景良,刘新仲.
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233-233.
被引量:4
3
刘华钢.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讨[J]
.高教论坛,2005(1):18-20.
被引量:15
4
张小民,谢军占.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与实务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3):62-64.
被引量:1
5
彭怀祖.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32-35.
被引量:5
6
程铖.
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与障碍[J]
.理论前沿,2005(10):22-23.
被引量:2
7
姜群瑛,胡征宇.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到高校后勤现代化[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86-87.
被引量:13
8
刘洁.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5B):127-127.
被引量:7
9
刘海战.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再认识[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85-88.
被引量:12
10
梁健,张恒基.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经济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5(05X):198-1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刘忠良.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19(5):84-87.
被引量:1
2
张林,董春阳.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
.中国冶金教育,2006,11(3):78-81.
被引量:9
3
张永刚.
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建设的实施[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153-154.
被引量:5
4
赵桂艳.
BOT-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研究[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74-75.
被引量:1
5
谭劲力.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探讨与完善[J]
.中国科技财富,2008(6):121-121.
6
顾韬.
高校饮食管理模式改革初探[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5):43-46.
被引量:2
7
邱培彪.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府主导抉择[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3):58-61.
8
李知祥.
浅谈高校后勤食堂管理改革[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8):134-134.
9
李强.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
.科技视界,2014(16):209-209.
10
贾德民.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4):176-1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刘劲松.
中医院校教育的困局与出路[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11-211.
2
卢蓉涛.
简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创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86-87.
被引量:6
3
王新华,梁松练,吴世庆.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障碍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08,27(2):114-116.
被引量:1
4
王冬梅,陈立民,薛毫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79-80.
被引量:4
5
董立功.
BOT模式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0(6):233-234.
被引量:6
6
廖婧华.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与生活,2010(4):152-152.
被引量:1
7
杜必文.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探析[J]
.黑河学刊,2011(2):38-39.
被引量:4
8
杜必文.
刍议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213-214.
被引量:2
9
邱培彪.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府主导抉择[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3):58-61.
10
林永庆.
高校食堂实施标准菜谱问题与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2(15):99-100.
被引量:3
1
纪群.
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8):65-68.
被引量:5
2
赵雪.
浅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7):247-247.
被引量:2
3
赵晓敏.
也谈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4(15):165-166.
被引量:1
4
龚守相,张国安.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2):1-4.
被引量:3
5
刘新田,冷寿中.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由来和发展[J]
.石油教育,2000(9):11-13.
6
张子元.
关于21世纪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构想[J]
.高校后勤研究,1998,0(2):10-11.
7
黄恺.
新时期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网络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
.求知导刊,2016(10):61-62.
被引量:1
8
于泽涛.
高校后勤社会化近期目标浅析[J]
.高校后勤研究,2000,0(2):12-13.
9
徐劲松.
后勤改革与财务管理创新[J]
.高校后勤研究,2003,0(3):46-46.
10
周智彦.
后勤服务与素质教育[J]
.高校后勤研究,2001,0(3):58-59.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