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爱人”是人们讨论“仁”这一重要概念的意义时所最常引用的孔子的说法。然而 ,“爱人”这一表述的意义其实并非如此一目了然。本文从分析“爱人”这一表述中“爱”的涵义开始 ,以期接近孔子的“仁者爱人”这一表述的意义。首先 ,“爱人”之“爱”被区别于带有强烈欲望色彩的“好”。其次 ,本文分析了汉语中的“爱”与“惜”在意义上的内在联系。这些语义分析指向本文所欲阐明的基本论点 ,即孔子的“爱人”应该被理解为对于人———对于他人或者他者———的根本关切。本文进而又分析了作为伦理命令的“爱人”与成为伦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孔子的“爱人”与康德的“互爱” ,以及为什么孔子的仁能在宋明儒学思想家那里发展为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本文最后试图指出 ,仁的意义不在于与天地万物成为“一体” ,而在于看护一个始终让他人作为他人而存在的人我之“间”。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92,共14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