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冲突法革命”:公平性与安全性的对抗与平衡
被引量:
6
Confrontation And Equilibrium of The Justice And Safety: American Revolution of The Conflict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冲突法革命体现了国际私法发展中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的对抗和平衡,这个阶段的国际私法的发展表明,只有将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平衡统一才能更好地使国际私法发挥其根本的作用。
作者
刘丹妮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德恒律师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7期19-20,共2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公平性
安全性
分类号
D997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Reese,supra,P.690
2
P.H.Neuhans Legal Certainty Versus Equity in the Conflict of Laws,Laws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1963,Vol.30,P.801
3
许光耀.
试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利弊得失[J]
.法学评论,1999,17(1):79-86.
被引量:30
4
P.H.Neuhans,supra,pp.802-803
共引文献
29
1
孙点婧.
完善我国涉外信托法律适用规则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21(6):177-181.
被引量:2
2
唐珺.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侵权行为之债中的适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35-36.
3
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探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2(3):47-52.
4
汪迪波.
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立法动态及启示[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95-98.
被引量:10
5
范俊仕.
评美国冲突法革命[J]
.法制与社会,2006(19):23-24.
被引量:2
6
王雪晴.
试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对传统国际私法的影响[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5(1):44-48.
7
刘会敏.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299-301.
8
马灵霞.
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我国的立法及实践[J]
.政法论坛,2005,23(1):78-83.
被引量:6
9
厉力.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思索[J]
.当代法学,2002,16(5):99-102.
被引量:9
10
杨弘磊.
法律印象主义语境之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 对该原则在准据法确定方面若干司法实践之考察[J]
.法律适用,2005(7):59-6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
1
王涌.
分析法学与中国民法的发展[J]
.比较法研究,1997,11(4):71-80.
被引量:30
2
邹志洪.
国际私法上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及其发展——兼论中国国际私法的国际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6(6):57-61.
被引量:7
3
吕岩峰.
英国“适当法理论”之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5):17-29.
被引量:25
4
李金泽.
关于美国现代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法哲学思考[J]
.江苏社会科学,1996(3):34-39.
被引量:17
5
[美]西蒙尼德斯.《20世纪末的国际私法-进步还是退步?》,宋晓译,载《民商法论丛》2002年第3号(总第24卷),第367页以下.
6
[台]刘铁铮,陈荣传.《国际私法论》三民书局P55-56.
7
[台]陈隆修.《美国国际私法新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p57.
8
[台] 高仙著.《美国国际私法之发展趋势》,台湾商务印书馆.
9
[台] 林恩玮著.《国际私法法律选择理论之比较》,载《国际私法论文选集》.
10
[台]高凰仙《美国国际私法之发展趋势》台湾商务印书馆p36.
引证文献
6
1
栗晓宏,金明.
论“适当法”的内涵与局限性[J]
.行政与法,2006(2):94-96.
2
潘佳.
评美国冲突法的正统学说——“政府利益分析”说[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2):43-43.
3
孙畅,贺佳.
国际私法理论中“和谐”价值的融入[J]
.企业导报,2011(3):250-252.
4
张丽珍.
论法律选择中的替代条款——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J]
.北方法学,2011,5(6):119-125.
被引量:4
5
李伟,郭林.
美国德克萨斯州冲突法的变迁[J]
.韶关学院学报,2014,35(9):66-70.
6
徐冬根.
论欧、美国际私法法典化的不同进路及其法哲学思想[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60-6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徐冬根.
论国际私法案例研习的正当性[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8,0(1):3-16.
被引量:1
2
刘想树.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论略[J]
.河北法学,2009,27(4):7-15.
被引量:6
3
袁雪,刘春宇.
法律选择理论演进的法哲学渊源探讨[J]
.行政与法,2010(1):82-85.
4
黄国靖.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系统性分析——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9):42-43.
5
王晓君.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实施所引发之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16-19.
被引量:1
6
戴霞,王新燕.
关于《法律适用法》第41条的争议及评析[J]
.前沿,2013(1):83-85.
被引量:4
7
单文宣,苗青.
论特征性履行理论[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2):16-22.
8
杨俊波.
试论我国国际私法典的编纂[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6):22-23.
9
孙妍.
国际私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探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8):81-82.
10
佟尧,王国华.
中国海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完善之研究--《海商法》第十四章修改的必要性及具体建议[J]
.中国海商法研究,2016,27(4):3-14.
被引量:6
1
刘丹妮.
美国“冲突法革命”:公平性与安全性的对抗与平衡[J]
.理论月刊,2001(7):62-64.
被引量:1
2
范俊仕.
评美国冲突法革命[J]
.法制与社会,2006(19):23-24.
被引量:2
3
丁孙莹.
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平衡统一[J]
.上海人大月刊,2012(4):14-15.
4
陈卓.
浅议最密切联系原则[J]
.法制与社会,2007(11):764-765.
5
郑魁.
论国际私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发展[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204-204.
6
段平刚.
论国际私法的正义价值[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35-137.
7
董轩轩.
浅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的扩张——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中心[J]
.法制与经济,2012,21(20):23-23.
8
李悦.
中国国际私法发展之回顾与展望[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2(10):7-8.
9
董立坤.
国际私法发展的新阶段[J]
.政治与法律,1983(2):109-117.
10
潘宇昊.
试论美国冲突法革命对我国的启示[J]
.群文天地,2008(8):72-73.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