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的充要条件说
被引量:
3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复杂性问题,对其进行还原与归约存在失之偏颇的危险性。文中首先对各种典型释义进行了述评,进而讨论了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构规律,重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系统整体性。
作者
陈玉和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出处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8,共5页
关键词
发展结构
发展本体
复杂性
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刘培哲.
可持续发展——通向未来的新发展观——兼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3):13-18.
被引量:59
2
陈传康.
区域综合开发理论的元科学与操作性结合的定性系统分析[J]
.系统工程,1992,10(1):1-8.
被引量:2
3
陈玉和.
系统认识与系统改造问题[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0,10(4):1-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传康.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9(S3):2-6.
被引量:3
2
陈传康.
第三次浪潮的科学与文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4(5):1-9.
被引量:3
3
陈传康.
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86,1(2):12-23.
被引量:8
4
罗慧生.
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5(1):35-43.
被引量:3
5
陈传康.
地球表层与天地生综合研究[J]
.地理环境研究,1989,1(2):7-17.
被引量:3
6
陈传康.发展文化、区域规划与文化地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03).
7
(美)冯·贝塔朗菲(VonBertalanffy,L.)著,秋同,袁嘉新.一般系统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8
陈传康.
全息学与全息地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5):13-17.
被引量:11
9
郭俊义.
试论系统论的创新问题[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6(2):13-1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5
1
倪深海,崔广柏.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生态原则及其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65-66.
被引量:3
2
狄杰友.
利益取向更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关键[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1):63-68.
3
郝毓灵,刘志辉.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3):29-32.
4
赵义民,李笑峰,王君,杨伟敏,赵蔚,杨贞伟.
河南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S1):113-117.
被引量:1
5
吴一亮.
国民经济动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9-21.
6
李建新.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村生育政策[J]
.人口与经济,1996(4):17-23.
被引量:2
7
许宝林.
发展观的演变——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1-32.
8
杨世琦,孙小文,孙兆敏,杨改河.
现代农业发展特征透视[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299-303.
被引量:9
9
许涛,张秋菊,赵连荣.
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23-127.
被引量:33
10
杨世琦,杨改河.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2-6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
1
海尔曼.皮拉特,杨志军.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4):72-75.
被引量:23
2
钱学敏.
略论复杂系统与大成智慧[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4):30-35.
被引量:16
3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0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99.
4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765.
5
M,三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会,1988.
6
吴季松,吕国平.
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辩证系统观[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1):12-17.
被引量:20
7
朱高峰.
略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2):1-2.
被引量:14
8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
.自然杂志,1990,13(1):3-10.
被引量:1330
9
王义高.
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
.比较教育研究,2000(1):6-10.
被引量:64
10
赵涛.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
.国际经济评论,2000(2):37-40.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3
1
陈玉和,李堂军,王新华.
中国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5):57-60.
被引量:3
2
陈玉和.
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发生与创新教育模式[J]
.煤炭高等教育,2001,19(2):34-37.
被引量:13
3
陈玉和.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础:资源结构论[J]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1,15(4):290-29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陶钢正,夏晖,张博,陈劲.
大型新能源风电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研究[J]
.企业管理,2018,0(S02):194-195.
2
郑璇玉.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小传统知识为视角[J]
.电子知识产权,2005(12):10-13.
被引量:2
3
陈玉和,白俊红.
论创新的稳定来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81-85.
被引量:2
4
陈玉和,白俊红,李佳.
创新型文化及其构建——基于企业DNA理论的探讨[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50-54.
被引量:1
5
和学新,张利钧.
关于创新及创新人才标准的探讨[J]
.上海教育科研,2007(11):12-14.
被引量:20
6
黄温钢,张绍朋.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J]
.矿业快报,2008,24(9):1-4.
被引量:6
7
白俊红,陈玉和,江可申.
创新管理概念、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8):9-12.
被引量:8
8
李前兵.
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来源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220-223.
被引量:8
9
郭庆春.
现代科技支撑下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
.财经界,2010(18):50-52.
10
陈玉和,俞其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70-74.
被引量:4
1
张一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本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J]
.理论探讨,1996(6):5-8.
被引量:1
2
赵国良.
西部大开发要在落实政策上创新[J]
.改革,2002(1):62-63.
3
伍戈,黄俊筑.
库存去化与经济复苏[J]
.清华金融评论,2017(4):55-58.
4
雷建国.
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系统分析[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0(1):45-49.
被引量:2
5
杨鸿玺,陈开明.
中国全球化之软实力的建设[J]
.中国经贸,2010(21):46-47.
6
邹平.
关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
.国际商务研究,2004,25(4):29-34.
被引量:5
7
邢广桥.
经济增长发展、社会发展与国民快乐、幸福的关系[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4-15.
被引量:1
8
蓝海战略“七宗罪”[J]
.国家电网,2011(12):11-11.
9
曹前满.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J]
.经济与管理,2014,28(1):17-23.
被引量:4
10
曾昭宁.
陕西工业结构演变新探[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3-6.
被引量:4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