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对左翼的挑战——德国特里尔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6
On the Challenge of World Wide Globalization towards the Left Wings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Socialism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10
-
1卡斯特斯.流动的空间与全球转型[J].读书,2005(10):76-86. 被引量:15
-
2黄卫平,朱文晖.温特制:美国新经济与全球产业重组的微观基础[J].美国研究,2004,18(2):7-24. 被引量:64
-
3爱德华.S.赫尔曼.全球化的威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5):56-59. 被引量:30
-
4尤尔根.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5):60-64. 被引量:25
-
5傅佑.全球化对第三世界的消极影响[J].国外理论动态,1999(6):2-7. 被引量:15
-
6张彤玉,丁国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理论争论及其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05(1):33-38. 被引量:7
-
7赵磊.调整中的东欧中左翼政党[J].当代世界,2005(2):28-29. 被引量:3
-
8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05(2):95-107. 被引量:79
-
9潘毅.全球化工厂体制与"道德理念重构"——跨国公司生产守则与中国劳动关系[J].开放时代,2005(2):108-125. 被引量:29
-
10谢富胜,黄蕾.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兼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5(8):36-42. 被引量:49
二级引证文献23
-
1周霞.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内部化”——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市场、公民社会和政府[J].公共管理研究,2010(0):72-85.
-
2邓集林,卢伟.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农民工NGO建设[J].现代商业,2008(20):119-119.
-
3佟新.劳工政策和劳工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69-73. 被引量:5
-
4罗观翠,顾江霞.华南农民工NGO的组织环境分析[J].青年研究,2008(10):1-11. 被引量:6
-
5邓保国.农民工民间组织的基本功能研究[J].农业经济,2009(2):78-80. 被引量:4
-
6欧阳俊,杨正喜.用脚投票:劳资博弈下民工荒一种解释框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31-135. 被引量:18
-
7邓保国.珠三角农民工民间组织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36(7):283-287. 被引量:1
-
8吕佳龄.“偶然”还是“必然”?——从青年劳工维权者的从业路径看草根维权力量的兴起[J].青年研究,2009(3):75-82. 被引量:3
-
9李尚旗.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困境及其建设路径——以利益表达为研究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被引量:4
-
10刘建洲.打工文化的兴起与农民工的阶级形成——基于卡茨尼尔森框架的分析[J].人文杂志,2011(1):158-166. 被引量:6
-
1伟大的行者——马克思[J].党建,2017(2).
-
2秦凌,许凤林.论五四运动对中外关系的影响[J].时代法学,2002(S2):183-185.
-
3李晓东.在马克思故乡体检[J].当代工人,2010(14):48-49.
-
4郑异凡.苏联解体后俄国左翼学者的思考和探索[J].东欧中亚研究,1999(3):63-74. 被引量:3
-
5晓令,刘军.新中国的问候[J].中国民族,1991,0(1):17-19.
-
6警惕陷入“转型陷阱”[J].中国领导科学,2016(11):25-25.
-
7刊中人[J].南方人物周刊,2007,0(25):8-8.
-
8陈谟志.部门志改为市志专志的启示[J].广西地方志,1994(4):19-21.
-
9林华俤.试论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探索[J].社科纵横,2007,22(8):13-14. 被引量:1
-
10任仲平.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J].新华月报,2011(14):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