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择校与教育公平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择校是受教育者选择教育场所的一种行为,这本属于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却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抵制和舆论界的批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择校与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有着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此项规定是国家为了让每个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作者
陈天红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第3期8-9,共2页
Basic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择校
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
就近入学
受教育者
中等学校
义务教育
国家
密切联系
颁布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6
1
陈鸿,严燕飞.
试论择校与教育公平[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38-41.
被引量:10
2
杜育红.
关于择校问题的理性分析[J]
.教育科学,1998(2):4-6.
被引量:6
3
陶志广.
再谈择校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1997(6):42-44.
被引量:6
4
曾天山.
从择校收费看我国的教育改革[J]
.教育评论,1996(3):6-8.
被引量:5
5
肖鸣政.
对“择校”问题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6(3):58-58.
被引量:6
6
曾晓洁.
美国的“择校制度”与基础教育改革[J]
.比较教育研究,1997(6):48-52.
被引量:19
7
张二庆.
“择校”利弊谈[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S1):100-101.
被引量:3
8
孙晓民.
择校收费的经济学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5(2):10-13.
被引量:4
9
华卫列.
择校热背后的教育不公[J]
.瞭望,2004(42):52-54.
被引量:1
10
薛莉娅.
美国特许学校的办学绩效分析——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报告[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83-8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黄映芳.
竞争和选择机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3):44-46.
2
李海燕.
国内外择校问题研究综述[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2):102-104.
被引量:4
3
孙慨玲.
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08,10(5):97-100.
被引量:5
4
陈建设,彭超.
基于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地区教育[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4-5.
被引量:1
5
李喜燕.
义务教育择校何去何从——兼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J]
.教育探索,2010(1):47-48.
被引量:11
6
沈慧慧.
教育公平下的我国择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
.文教资料,2011(2):135-137.
被引量:4
7
康夏飞,林木.
美国择校制度对我国择校现象的启示——以特许学校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2):111-115.
被引量:1
8
王静,李雪平,李顺超.
从“择校热”透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必要性[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10):12-13.
被引量:2
9
徐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中的教育公平研究[J]
.北方文学(下),2012(3):136-137.
被引量:1
10
郭中凯.
就近入学政策热背后的冷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98-19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王昌纯.
美国择校问题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08(30):92-93.
2
李喜燕.
义务教育择校何去何从——兼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J]
.教育探索,2010(1):47-48.
被引量:11
3
王增鑫.
关于体育竞技制度的正义性研究[J]
.体育世界,2010(8):75-76.
4
曹红娟,马春伟.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的社会学审视[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27(5):1-3.
被引量:4
5
王静,李雪平,李顺超.
从“择校热”透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必要性[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10):12-13.
被引量:2
6
余孝树,雷支兵,廖红霞.
力月西加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对心血管和呼吸的影响[J]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4):388-389.
被引量:3
7
徐慧丽.
基于教育公平下的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9):108-109.
8
朱天利,赵琼,建晖.
多视角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危害[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2):3-5.
被引量:2
9
阮小春,张坤.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提出与思考[J]
.河南农业,2013(4):6-7.
10
刘刚,潘华山,陈建新,陈楚杰,黄倩姬.
体育类考生报考意愿的模型构建与转释——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2):98-101.
1
教育政策实施怎能因噎废食[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12(3):61-61.
2
郭晓霞.
“撤点并校”引争论 教育改革仍待破题[J]
.内蒙古教育,2012(10):25-26.
3
熊武金,曾晓梅.
我国城市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建设[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0):6-7.
被引量:1
4
吴龙贵.
均衡教育资源是就近入学的前提[J]
.决策与信息,2014(8):5-5.
5
范萍,焦玉珍.
中小学生入学“择校”问题浅析[J]
.文教资料,2006(13):69-70.
6
赵菲菲.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反思[J]
.教育情报参考,2009(1):31-32.
7
田野,丛林.
“就近入学”等于“最近入学”吗?[J]
.民主与法制,2016,0(12):52-53.
8
黄远春.
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0):124-124.
9
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J]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0(3):17-17.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摘要)[J]
.山西教育(管理版),1999,0(Z1):48-49.
被引量:57
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