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地开发整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科学评价土地开发整理效果的依据。本文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论述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客观必然性 ,同时指出 ,土地开发整理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作者
陈良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定性与定量
部门
实证分析
土地整理
客观必然性
柳州市
科学评价
负面效应
理论思考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9
1
李展,彭补拙.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
.资源科学,2000,22(3):70-73.
被引量:37
2
刘晓峰,贾玫.
探索土地整理模式 实现资源持续利用[J]
.吉林农业,2001(3):7-7.
被引量:3
3
吴永兴,尤琳.
上海市松金青地区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可行性初探[J]
.经济地理,2000,20(2):69-73.
被引量:4
4
陈良.生态农业理论在水网地区的实践与展望[J].《东北亚论坛》,2002,(12).
5
孙文盛.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新局面[J]
.国土资源,2003(11):4-7.
被引量:1
6
王万茂.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
.国土资源,2003(3):19-23.
被引量:31
7
邱国锋.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J]
.经济地理,2003,23(3):351-354.
被引量:30
8
吴宇哲,鲍海君,吴次芳,徐保根.
PRED框架下的土地利用[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2):13-17.
被引量:31
9
陈良.
土地整理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
.自然杂志,2003,25(5):301-30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潘明才.
保护耕地是纲 纲举才能目张[J]
.中国土地,1996(9).
被引量:3
2
莱斯特.布朗,王文彬.
谁来养活中国[J]
.农经,1995(6):7-8.
被引量:16
3
世界经济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英文版)[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8.
4
世界环境保护联盟.保护地球(英文版)[M].瑞士:Gland,1991.10.
5
单卫东.土地整理的模式、潜力及发展战略[N].中国土地报,1997-05-17.
6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1993年,10卷,21页
7
世界环境保护联盟,保护地球.英文版,1991年
8
世界经济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8页
9
吴次芳,陈美球.
乡村土地整理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4):41-45.
被引量:30
10
王万茂.
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J]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A10):62-65.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132
1
肖敏.
浅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6-17.
被引量:5
2
孙青松,邹能锋.
关于我省耕地安全的几点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12-13.
被引量:1
3
朱建强,潘传柏.
涝渍地域稻田工程整理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57-159.
被引量:2
4
曹文.
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1):27-28.
被引量:6
5
翟文侠,严长清,黄贤金.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地类、区域投资决策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3):22-26.
被引量:2
6
丁松,罗昀,黄贤金,濮励杰,彭补拙.
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J]
.经济地理,2004,24(4):528-532.
被引量:27
7
汤惠君,胡振琪,苏少青.
广东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J]
.地理科学,2004,24(4):484-487.
被引量:2
8
牛佳,董玉祥.
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J]
.资源.产业,2004,6(3):49-51.
被引量:23
9
陈建设,韩武波.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土地整理的战略作用[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43-46.
被引量:6
10
陈良,教授.
循环经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农村经济,2004(9):65-67.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32
1
吴怀静,杨山.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61-64.
被引量:54
2
涂建军,杨庆媛,周宝同.
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J]
.农村经济,2005(1):33-37.
被引量:8
3
李霞,刘秀华.
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7.
被引量:38
4
陈建设,韩武波.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新定位[J]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1):30-33.
被引量:18
5
贺斐.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资源.产业,2005,7(2):10-14.
被引量:2
6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2005,24(3):330-344.
被引量:175
7
严金明,夏素华,夏春云.
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
.国土资源情报,2005(2):36-42.
被引量:59
8
樊闽.
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6-251.
被引量:83
9
蔡海生,赵小敏,朱德海.
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2):92-96.
被引量:4
10
范德种.
农村土地纠纷管窥[J]
.小城镇建设,2007,25(3):20-2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徐伟,孙孟浩,梁岳.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91-2192.
被引量:1
2
丁静.
成都蒲江复兴乡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模式与成效的考察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105-107.
被引量:2
3
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0-46.
被引量:96
4
蔡海生,陈美球,赵建宁,曾珩,张学玲.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290-295.
被引量:40
5
王鑫,丛澜.
关于沈阳市土地一级开发的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6):39-40.
被引量:1
6
陈露花.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8):122-123.
7
严焕强.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展望[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21):263-263.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张永丽.
浅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J]
.区域治理,2018,0(8):64-64.
被引量:1
2
王长江,徐国鑫,金晓斌.
基于DEA的土地整理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以山东省若干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71-275.
被引量:18
3
张晔,邓楚雄,谢炳庚,胡倞,雷国强.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J]
.资源科学,2015,37(1):45-51.
被引量:28
4
藏波,吕萍,杨庆媛,王金满.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
.资源科学,2015,37(2):272-279.
被引量:14
5
周飞,陈士银,钟来元,吴明发.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0):107-109.
被引量:2
6
倪念,刘劲松.
湖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09(12):47-51.
被引量:1
7
陈南祥,徐敏.
基于熵权可拓模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6):205-210.
被引量:11
8
刘向东,陈溪涛,郭毛选.
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44-10146.
被引量:17
9
郭力娜,张凤荣,曲衍波,关小克,朱泰峰.
基于分等因素组合的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308-314.
被引量:55
10
李臻,董增川.
群决策—可拓学模型在环境质量后评价中的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2):108-111.
被引量:1
1
范金梅,王磊,薛永森.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探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16-118.
被引量:53
2
邸向伟,刘立伟.
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2(5):213-213.
3
周娜.
睢宁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86-387.
被引量:1
4
吴明发,周飞,胡贵明.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以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1):995-997.
被引量:13
5
范金梅.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J]
.中国土地,2003(10):14-15.
被引量:63
6
段玉虎,李庆丽,李春河.
浅谈如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评价[J]
.房地产评估,2007(12):20-22.
7
马志昂,程久苗.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41-46.
被引量:3
8
熊闻.
江津土地开发整理效果及做法[J]
.重庆国土房产,2004(4):27-28.
9
邵景安,刘秀华,魏朝富.
县域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9-13.
被引量:2
10
陈永刚.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探究[J]
.人间,2015,0(16):33-33.
农村经济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