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研究现状、失效分析、现行规范中的耐久性设计方法与问题以及建筑结构使用年限问题。
出处
《国外建材科技》
2004年第6期100-102,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verseas Building Materials
参考文献4
-
1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
3[3]莫斯克文BM.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及其防护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
4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共引文献434
-
1薛刚,郭晓燕.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非线性全过程分析[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7(3):250-252. 被引量:3
-
2刘立明.框架节点抗震构造措施[J].基建优化,2007,28(3):84-86.
-
3吴峰.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理确定[J].基建优化,2007,28(4):100-102.
-
4唐芳.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中一个常见错误的剖析[J].基建优化,2007,28(4):103-106. 被引量:1
-
5张秀发,陶静,刘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新方法——予力技术[J].基建优化,2007,28(5):137-138.
-
6刘丽.墙体渗漏的治理方法[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5-47.
-
7史先伟.广州鱼珠至长洲岛越江隧道沉管段结构计算与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7,27(z2):12-15. 被引量:3
-
8冯秀苓,张培成,杨桂华.框架结构温度裂缝的综合控制措施[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z1):1-3.
-
9骆红伟,李九印,刘式娟.对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z1):89-90.
-
10余勇.碳纤维片材结构加固技术在广州地铁工程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z1):60-62.
同被引文献20
-
1邸小坛,李明,孟玉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简介[J].建筑科学,2011,27(S1):57-58. 被引量:3
-
2侯钢领,欧进萍.建筑结构活荷载标准与灾害荷载设防水平——使用年限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3):124-129. 被引量:10
-
3袁贤讯,潘芹.设计基准期、设计工作寿命及重要性系数间的关系[J].建筑结构,2005,35(10):17-20. 被引量: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
7胡琦忠.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0.
-
8陈健.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建筑寿命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2007:1-13.
-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
10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论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
1王伟斌.大数据视角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略谈[J].城市建筑,2016,0(33):54-54.
-
2朱德芳,王春勇,徐小亮.浅析建筑中地基施工技术的方法与问题[J].广东科技,2011,20(18):105-106.
-
3雍振华.旧建筑功能转换设计方法与问题探讨——钮家巷方宅的改造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18(1):57-60. 被引量:3
-
4宋晋斌.浅析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方法与问题处理[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152-153.
-
5周扬军,赵晓华,李涛.重力模型应用方法与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25):65-66. 被引量:5
-
6李北琦.电气灭火安全方法与问题[J].科技传播,2012,4(9):48-48. 被引量:1
-
7荣富强,朱东良,边素娟.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探讨[J].低碳世界,2014,4(09X):133-134. 被引量:2
-
8金磊,夏才初.理论流变力学模型中蠕变损伤的研究方法与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A01):3006-3014. 被引量:14
-
9郭嵘,黄梦石.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J].规划师,2016,32(10):57-61. 被引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