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肥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印度合理施肥长期远景规划的必要性,同时还将探讨过量施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威胁和肥料在提高农业生产以迎合人口增长需要中的主要作用。在世界各国进行的长期肥料试验结果已定论性地表明了养分综合管理,包括化肥和有机肥,在保持土壤生产力中的重要性。尽管印度当前化肥的总消费水平还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威胁,但我们需密切注视高量用肥地区。我们的目标是最有效地应用肥料养分,并尽可能降低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作者
M.C.Sarkar
池宝亮
出处
《土壤学进展》
1993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土壤生物体系
肥料
土物理性质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85
1
周毅,李应学,戴碧琼,杜道灯.
土壤中的铅对作物的影响[J]
.农业环境保护,1986(2):9-12.
被引量:11
2
李宇庆,陈玲,仇雁翎,赵建夫,李金柱.
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J]
.生态环境,2004,13(2):154-155.
被引量:170
3
沈亦龙,何品晶,邵立明.
太湖五里湖底泥污染特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6):584-588.
被引量:37
4
顾淑华,朱忠精,顾宗濂,汪祖祥,罗宗艳,金振春.
红壤性水稻土铅临界含量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1989,8(3):17-22.
被引量:6
5
周泳,涂从,青长乐.
铅在紫色土—水稻体系中的植物效应及形态[J]
.农村生态环境,1993,9(2):54-57.
被引量:12
6
符建荣.
土壤中铅的积累及污染的农业防治[J]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5):223-226.
被引量:52
7
王凯荣,郭焱,何电源,胡荣桂.
重金属污染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6):254-257.
被引量:75
8
杨卓亚,张福锁.
土壤-植物体系中的铅[J]
.土壤学进展,1993,21(5):1-10.
被引量:30
9
陈乐恬,佟玉芹.
被动采样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J]
.环境化学,1994,13(5):460-465.
被引量:24
10
夏时雨,刘清.
土壤中不同形态铅的提取及其取样深度[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4):27-2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王坤,梁倩,王飞,商远凯,张芮华,谢建治.
湖泊底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重金属铅、铜形态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9):1614-1619.
被引量:6
2
陈秋,乔理.
半封闭条件下氮素气态损失动态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01(3):19-20.
3
李丽锋,苏芳莉,关驰,郭楚楠.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及趋势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9):2964-2970.
被引量:9
4
李丽光,何兴元,曹志强,陈玮.
土壤-作物系统中铅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4,23(1):78-82.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谭绿贵,周涛发,张鑫,傅先兰,汪万芬.
城市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2):69-71.
被引量:3
2
周涛发,殷汉琴,张鑫,肖正辉,袁峰.
铜陵矿区土壤中铅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9):1146-1150.
被引量:10
3
方海兰,郝冠军,彭红玲,吕子文.
上海世博会规划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附属绿地的重金属分布[J]
.生态学杂志,2008,27(3):439-446.
被引量:15
4
郦逸根,路远发.
西湖茶园茶叶铅污染铅同位素示踪[J]
.物探与化探,2008,32(2):180-185.
被引量:21
5
明华,曹莹,胡春胜,张玉铭,程一松.
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8,16(1):74-78.
被引量:23
6
方海兰,郝冠军,彭红玲,吕子文.
上海市博会规划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附属绿地的重金属分布[J]
.园林科技,2009(1):23-31.
被引量:1
7
刘吉振,张谊模,李燕,张洪成,向华丰,徐卫红.
蔬菜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03-104.
被引量:4
8
师荣光,刘凤枝,郑向群,蔡彦明.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作物铅的积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3):481-486.
被引量:8
9
张霜菊.
在进行农村环境监测和设计中常遇的问题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11,23(9):74-75.
被引量:5
10
赵筱青,李丽娇,杨红辉,谈树成.
云南沘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Pb、Zn、Cd、As的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学报,2012,33(3):331-340.
被引量:30
1
向万胜,何电源,廖先苓.
湖南省土壤中硅的形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土壤,1993,25(3):146-151.
被引量:34
2
Jagt.,RB,陈玉水.
深耕对土壤性质,甘蔗产量质量的影响[J]
.国外农学(甘蔗),1993(3):40-44.
3
潘根兴,P.Fallavier,卢玉文,杨焱.
近35年来庐山土壤酸化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J]
.土壤通报,1993,24(4):145-147.
被引量:22
4
张立彬.
整地工艺与条件对水田物理性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3,19(3):269-271.
5
朱红霞,姚贤良.
有机物料在稻作制中的物理作用[J]
.土壤学报,1993,30(2):137-145.
被引量:12
6
朱宝国,贾会彬,于忠和,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马晓明,高雪冬.
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2,2(12):22-25.
被引量:6
7
傅庆林,孟赐福,俞劲炎,赵渭生,叶元林.
不同复种制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早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3,24(4):161-162.
被引量:1
8
陆建贤,王国峰,张林康,张益农,黄锦法,范俊方.
浙北水网平原吨粮田与低产田若干土壤物理性的比较研究[J]
.土壤通报,1993,24(5):214-216.
被引量:4
9
孙宏德,李军,安卫红,尚惠贤,朱平,刘淑环,宋雅茹.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研究 第三报 施肥及种植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4):41-44.
被引量:7
10
聂俊华,李成元,王一川,张民,马丽萍.
近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性[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1):68-72.
被引量:5
土壤学进展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