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举证责任的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诉讼系属中 ,举证责任一般是不可能转换的。因为依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 ,举证责任在具体诉讼中由谁承担是预先设置的 ,与诉讼的进行与否无关。但是举证责任的确定性不是绝对的 ,只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确定性。举证责任分配要同时考虑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价值要求 ;
作者
杨贝
刘红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Journal of Hen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
确定性
分配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叶自强.
举证责任的确定性[J]
.法学研究,2001,23(3):89-100.
被引量:31
2
陈刚.
证明责任问题散论[J]
.法商研究,1999,17(5):26-27.
被引量:6
3
毕玉谦.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J]
.法学研究,1999,21(2):46-59.
被引量:103
4
陈刚.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J]
.现代法学,1997,19(2):32-38.
被引量:65
5
李浩.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哲学思考[J]
.政法论坛,1996,14(1):36-40.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M].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376页.
2
[日]田口守一 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第25页.
3
[日]兼子一著 竹下守夫 自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4
《民事证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以下.第170,169页.
5
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修订本.第139页以下.
6
[美]杰弗里.哈泽德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7
单云涛.
举证责任的免除、举证命题的变更与举证责任的不可转移性[J]
.法学研究,1991,13(5):63-6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33
1
宋春龙,赵立慧.
民事诉讼抗辩另案处理的实践与反思[J]
.政法学刊,2022,39(1):86-96.
被引量:1
2
侯卓.
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正当理由及举证责任[J]
.政法论坛,2023,41(3):119-131.
被引量:4
3
汪隽,曾彦雅.
检察官客观义务视角下的刑事举证责任——基于《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展开[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4):64-68.
被引量:1
4
霍海红.
举证证明责任概念的三重困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5):191-205.
被引量:4
5
琚明亮.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展开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206-224.
被引量:21
6
侯利阳.
相对优势地位的理论探索与制度建构——论《电子商务法》第35条之适用[J]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2021(1):33-53.
被引量:5
7
庞晓.
合同纠纷诉讼中违约金酌减的证明责任[J]
.证据科学,2021(1):73-86.
被引量:5
8
刘建勋.
被保险人自杀的认定与经验法则的运用[J]
.法律适用,2019,0(22):3-14.
被引量:4
9
赵琳琳.
论刑事诉讼中的推定规则及其在我国的确立[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51-54.
被引量:2
10
陈刚.
证明责任法与实定法秩序的维护——合同法上证明责任问题研究[J]
.现代法学,2001,23(4):64-73.
被引量:23
1
唐永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价值观念的调适与整合[J]
.政法论坛,1996,14(2):10-14.
被引量:1
2
唐永春.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价值观念的变革[J]
.求是学刊,1996,23(2):61-65.
3
陶源.
浅论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J]
.商业研究,2004(14):149-150.
被引量:4
4
徐建民.
从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看中国法律观念的特征[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11(4):115-121.
5
董立山.
论以人为本法律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3):153-156.
被引量:7
6
薄国旗.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2):19-20.
7
袁曙光.
和谐司法语境下的辩诉交易制度[J]
.山东社会科学,2009(9):122-123.
被引量:1
8
孟玲.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构想[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8-10.
9
蒋传光.
法文化交流与先进法文化创建[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1):13-17.
被引量:1
10
冯娜.
论诉讼法律意识的转变[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2Z):284-284.
被引量:1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