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使用盗窃”
被引量:6
The Stealing in the Process of Use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1期89-93,共5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参考文献7
-
1何鹏主编:《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389页。
-
2董玉庭.浅论使用盗窃犯罪──以盗开汽车为参照[J].行政与法,2001(1):71-73. 被引量:13
-
3林山田著.《刑法特论》(上册).台湾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6页.
-
4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意图实际就是非法占有目的的同义语。
-
5雷鹰.如何认定贪污罪和盗窃罪[J].法学研究,1981,3(4):39-43. 被引量:6
-
6陈兴良.“盗窃罪研究”[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卷 )[C].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
7孙力.硕士学位论文《论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印;第58-62页.
共引文献30
-
1杜宇杰.使用型盗窃的入罪争议及出路[J].经济刑法,2022(1):39-50.
-
2刘树德.析抢夺、抢劫及盗窃之界分[J].法律适用,2004(7):34-36. 被引量:12
-
3冷勇.论使用盗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6):51-53.
-
4李洁.罪刑法定之明确性要求的立法实现——围绕行为程度之立法规定方式问题[J].法学评论,2002,20(6):24-32. 被引量:31
-
5李洁.论一般没收财产刑应予废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3):97-103. 被引量:25
-
6李晓欧.使用盗窃的若干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32):104-105. 被引量:1
-
7胡东飞.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罪数问题——兼论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1):64-69. 被引量:16
-
8魏东.论“使用盗窃”犯罪的立法设置方案[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4):59-62. 被引量:6
-
9胡东飞.论刑法意义上的“公共安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2):52-56. 被引量:43
-
10曾姗姗,王耀升.关于使用盗窃行为入罪化的立法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67-69.
同被引文献52
-
1汪睿,刘勋.对“使用盗窃”行为之思考[J].中国检察官,2013(20):16-18. 被引量:3
-
2石泉.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适用死刑的法律界限[J].人民司法,1995(12):7-8. 被引量:3
-
3平野龙一,黎宏.刑法解释中的判例与学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1):161-171. 被引量:12
-
4张明楷.骗取自己所有但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构成诈骗罪——对《伪造公章取走暂扣车辆是否构成诈骗罪》一文结论的肯定[J].人民检察,2004(10):26-32. 被引量:36
-
5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4(6):104-116. 被引量:410
-
6张明楷.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法商研究,2005,22(5):69-81. 被引量:119
-
7顾保华.《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5(10):18-21. 被引量:15
-
8张明楷.刑法学研究中的十关系论[J].政法论坛,2006,24(2):3-19. 被引量:96
-
9于志刚.关于“使用盗窃”行为在网络背景下入罪化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8):119-128. 被引量:7
-
10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2):52-66. 被引量:140
二级引证文献35
-
1徐凌波.论盗窃罪的教义学构造[J].刑事法评论,2018(1):568-588. 被引量:2
-
2范淼,任海月.使用盗窃行为之可罚性研究[J].盛京法律评论,2023(1):63-81.
-
3杜宇杰.使用型盗窃的入罪争议及出路[J].经济刑法,2022(1):39-50.
-
4李健,王文林.“使用盗窃”基本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317-317. 被引量:1
-
5王骏.抢劫、盗窃利益行为探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2):9-14. 被引量:28
-
6甘露,高晓艳.浅议刑法中的使用盗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125-127.
-
7王利荣.划分盗窃犯罪圈的基本规律[J].现代法学,2011,33(4):97-105. 被引量:4
-
8尹晓静.财产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之否定——“侵害占有、建立占有”客观分析之提倡[J].政治与法律,2011(11):36-46. 被引量:20
-
9田欢忠,肖晓,赖善明.盗用燃气类违法犯罪的司法认定与应对[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1-15. 被引量:1
-
10黎宏.论盗窃财产性利益[J].清华法学,2013,7(6):122-137. 被引量:147
-
1郝从宇.盗用行为性质之我见[J].人民司法,1995(9):42-43. 被引量:1
-
2王礼仁.使用盗窃可以构成盗窃罪[J].人民司法,1995(6):39-39. 被引量:10
-
3董玉庭.浅论使用盗窃犯罪──以盗开汽车为参照[J].行政与法,2001(1):71-73. 被引量:13
-
4李晓欧.使用盗窃的若干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32):104-105. 被引量:1
-
5李健,王文林.“使用盗窃”基本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317-317. 被引量:1
-
6王伟,闫鹏.论使用盗窃[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59-61.
-
7张红昌.财产罪中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质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764-770. 被引量:9
-
8黄国盛.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研究——兼论《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第4项的理解与适用[J].中国检察官,2010(24):23-25. 被引量:2
-
9冷勇.论使用盗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6):51-53.
-
10孟昭武.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J].中国刑事警察,2004(6):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