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用玉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
5
Grey coefficient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suppose ma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引进试验的23个特用玉米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其产量与其他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的玉米新品种,为确定特用玉米品种筛选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
邓芸
马永祥
王百姓
机构地区
陇东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37,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特用玉米
灰色关联度分析
农艺性状
引进试验
玉米新品种
品种筛选
种植
产量
指标
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1
[1]梁荣欣 .农业系统工程简明教程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8, 164
同被引文献
33
1
程新意,刘贯莲.
通径分析及其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84,3(6):15-21.
被引量:2
2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3
樊景胜.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3):27-29.
被引量:7
4
王晓林,甄志高,段莹.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花生农艺性状重要性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16-318.
被引量:16
5
郑丽萍,吕慧卿,郝志萍,曹昌林,周忠宇.
山西省小杂粮产业发展及对策分析[J]
.杂粮作物,2005,25(2):117-118.
被引量:9
6
崔秀辉.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绿豆育种中的应用[J]
.杂粮作物,2005,25(4):238-239.
被引量:12
7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3
8
杨春玲,王阔,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葛鹏飞.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5,25(5):314-315.
被引量:24
9
李淑华,孙志超,荆绍凌,苏桂华,王秀芬.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间的关系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2):15-16.
被引量:1
10
张富厚,郑跃进,王黎明.
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42-4843.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5
1
闫锋.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种业,2010(5):37-38.
被引量:9
2
唐海涛,张彪,田玉秀,谭君,陈洁,何文铸,康继伟.
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种业,2010(9):70-73.
被引量:10
3
尹会圆,张远想,李英俊,王春虎.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种业,2012(12):46-47.
被引量:7
4
朱慧珺,赵雪英,闫虎斌,张耀文.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5,5(6):10-14.
被引量:7
5
郑立飞,王小瑞,罗凯,冯浩,魏永胜.
玉米千粒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研究[J]
.生物数学学报,2017,32(1):123-135.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闫锋,崔秀辉,李清泉,王成,曾玲玲,刘峰,马波,袁明.
绿豆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11(S2):31-33.
被引量:5
2
郑海泽,张耀文,赵雪英,张红芳.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晋南夏绿豆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农学学报,2011,1(4):10-13.
被引量:13
3
包淑英,张凌,汪孟丽,王明海,徐宁,王桂芳,郭中校.
不同播期对绿豆品种洮绿5号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2011,31(6):78-80.
被引量:4
4
尹会圆,张远想,李英俊,王春虎.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种业,2012(12):46-47.
被引量:7
5
殷英,张玉,余祥文,王勇,杨爱国,常爱霞,罗成刚,李卫华,冯丽.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产值的关系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2012,33(6):18-22.
被引量:22
6
高运青,徐东旭,尚启兵,任红晓.
绿豆品种在冀北地区种植观察与评价[J]
.中国种业,2013(3):34-37.
被引量:4
7
王丽华,刘正,潘海山,李刚.
10个玉米品种(系)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103-107.
被引量:16
8
李伟,邹小红,杨涛,熊闻霞,谭家刚,晏华,张兴端.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糯玉米新组合进行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13(8):72-75.
被引量:1
9
吕学高,赵军华,楼肖成,朱正梅.
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普通玉米新组合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9):1065-1069.
被引量:5
10
陈尔冉.
不同玉米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灰色关联度研究[J]
.中国种业,2013(11):56-57.
被引量:3
1
程定军,周彩珍,张世洪.
甜玉米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要点[J]
.种子科技,2011,29(2):41-41.
被引量:3
2
王建军,杨书成,王燕,王富荣,石秀清,赵丽芳.
特用玉米品种抗茎腐病鉴定与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2(6):1366-1368.
被引量:3
3
张效禄,王小平.
清水县特用玉米品种引种试验结果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2,33(10):18-19.
4
王建军,杨书成,王燕,王富荣,石秀清,赵丽芳.
特用玉米品种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43-1045.
被引量:12
5
王建军,杨书成,王燕,王富荣,石秀清,赵丽芳.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articular Corn Hybrids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J]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1,2(5):18-20.
6
林丽.
爆粒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10(6):54-54.
7
王建军,杨书成,王燕,王富荣,石秀清,赵丽芳.
特用玉米品种抗大斑病鉴定与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03-21104.
被引量:9
8
李红梅,林建华,周芳臣.
特用玉米区试初报[J]
.种子世界,2001(4):23-24.
9
梁新棉.
特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J]
.河北农业科技,2002(4):21-21.
10
张冬仙,乐美旺,周红英.
特用玉米品种及其关键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99(4):10-13.
中国种业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