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对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切开减压治疗因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的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2月-2004年1月应用自制针刀、经皮穿刺对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治疗因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的腰痛病人128例,男51例,女77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2.5岁,慢性腰痛时间2~40年,平均15年,局麻下以L3棘突旁2.5cm处为穿刺点,纵行切开骨筋膜11~13cm。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对术后腰痛症状、腰部活动度、竖脊肌内压变化及竖脊肌内血流改变与术前比较观察。结果术后腰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6°±0.5°和8°±0.6°(P<0.05)。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为(11.2±0.6)、(192±12.23)、(14.2±1.3)mmHg,术后分别为(6.9±0.65)、(163.2±12.4)和(7.2±0.45)mmHg(P<0.05或0.01)。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竖脊肌内压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kHz和(0.19±0.01)kHz(P<0.05)。经3~1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对由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的腰痛,采用经皮穿刺微创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