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9-9,共1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79
-
1龙如银,李明.绿色开采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启示[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94-197. 被引量:4
-
2王孔雀,胡仪元.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4,20(S1):76-79. 被引量:11
-
3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25(S1):48-52. 被引量:44
-
4李克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2):7-9. 被引量:2
-
5王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探析——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视角[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78-80. 被引量:2
-
6匡耀求,黄宁生.关于《湿地公约》中“湿地”定义的汉译[J].生态环境,2005,14(1):134-135. 被引量:18
-
7冯云.中国造纸产业集群的发展瓶颈及解决对策[J].特区经济,2005(2):280-281. 被引量:5
-
8胥树凡.从“吃废物”的再生产业链到循环经济[J].环境经济,2005(4):29-35. 被引量:2
-
9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28-30. 被引量:45
-
10张小兰.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5(4):23-2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8
-
1黄明元,邹冬生,刘林.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系统协同优势与制度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18-322. 被引量:6
-
2邓云,周德群,王辉,商红岩.生态工业园企业间交易成本研究概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98-200.
-
3李云燕.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J].经济经纬,2007,24(3):38-40. 被引量:4
-
4冯慧娟,张继承.中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与思考[J].环境保护,2007,35(09B):66-68. 被引量:6
-
5冯慧娟,鲁明中.德国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行模式[J].城市问题,2010(2):86-90. 被引量:13
-
6易际翔.从循环经济角度讨论资源外部性的内部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32-32.
-
7张继承.基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的再生资源产业政策选择[J].生态经济,2011,27(9):107-112. 被引量:7
-
8肖红叶,房娜娜,戴慧敏,韩晓萌.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湿地退化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地质与资源,2021,30(5):617-62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9
-
1李美佳,张志丹,王丽群,赵旻爽,崔彬彬,张昊,冯博晗,郭聃,高浪涛,宋雨桐,钟佳君.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粘粒矿物组成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23,43(1):137-144. 被引量:1
-
2王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探析——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视角[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78-80. 被引量:2
-
3冯慧娟,张继承.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基于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分析[J].生态经济,2009,25(10):91-94. 被引量:8
-
4冯慧娟,张继承,李华友.再生资源产业链及产业组织形式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6):7-9. 被引量:10
-
5冯慧娟,张继承.再生资源产业市场化进程与政府调控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9,11(6):105-109. 被引量:8
-
6李亚丽,潘琼,李欢.垃圾清理的评估模式比较分析[J].管理观察,2010(11):26-27.
-
7薛冰,陈兴鹏,张伟伟,耿涌.区域循环经济调控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0,24(8):74-78. 被引量:6
-
8李云燕.论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9):10-13. 被引量:2
-
9丰海彦.浅析废弃物回收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0):56-58. 被引量:3
-
10李莉.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再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1):109-109.
-
1李姝,张 卫.日本经济模式二重性探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24-25.
-
2斯帕罗.G.派顿,伯纳德.J.热里,刘汝镇,李耀乾.私人劳务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经纬,1988,10(2):58-64.
-
3卢怀怀.用科学发展观认识GDP指标[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B07):81-83. 被引量:1
-
4林毅夫.什么是经济新常态[J].小康(财智),2014,0(10):20-20. 被引量:19
-
5许杨.浅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华北金融,2006(8):58-60. 被引量:1
-
6王海霞.对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一点思考[J].兰州学刊,2002(6):27-28.
-
7蔡宇平,邵兴国.论扩大内需的突破口[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3):38-40.
-
8孙桂玲.外在性:庇古与科斯──关于政府干预[J].经济评论,1995(2):9-12. 被引量:5
-
9曲艺.浅论价值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规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0S):86-86.
-
10康靖.长租公寓蓝海产业里的金融红海[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7,0(1):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