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校办产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设计
被引量:
2
The prompting system design for the staff with knowledge in the industry run by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办产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薄弱环节 。
作者
王希文
张亚红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校办产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分类号
G522.8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宝荣.
知识经济与高校产业的经营机制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42-47.
被引量:7
2
汪群,王颖.
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J]
.现代经济探讨,2001(8):44-46.
被引量:69
3
彭剑锋,张望军.
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9):12-14.
被引量:119
4
见风.彼得原理[N].羊城晚报,2003-12-08.
5
冉棋文,王胜华,吴明星.
全面薪酬战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7-41.
被引量:6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韩立达.
论国外高校产业[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3):118-124.
被引量:5
2
孙祖芳.试析工资集体协商制度[EB/OL].http://www.sass.stc.sh.cn/chuban/yuekan/5.htm,2002-12-16.
3
李旭红.谈判工资:撬动薪酬竞争的支点[N].市场报,2000-11- 14.
4
彭剑锋.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N].人才市场报,2001-9-14.
5
徐越.以研为源 学研产并进——华中理工大学探索产学研协调发展新路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1998(05).
6
陈淑妮.
企业人力资本的三大激励机制[J]
.经济管理,2002,28(5):35-37.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243
1
陈滢.
知识型员工的沙漏型需求结构 ——基于离职因素分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4):70-70.
2
胡江,李翠玲.
浅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12(4):42-45.
3
罗勇,赵灿红.
提高人才的满意度 吸引和留住企业的关键人才[J]
.社科纵横,2004,19(4):165-166.
被引量:2
4
冼燃.
技术人员激励决定因素实证研究——以广州市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例[J]
.理论月刊,2009(12):166-169.
5
林家鹏.
创新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考——以中国电信龙岩分公司为例[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0):116-120.
6
姚炳纪.
析知识社会转型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240-241.
被引量:2
7
杨伟民.
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激励机制研究——运用平衡计分卡工具[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190-191.
8
徐济梅.
独立学院教师的全面薪酬体系设计[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445-445.
9
高艳,陆宁.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状况[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9-23.
被引量:6
10
连军.
国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3):85-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朱健平.
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被引量:153
2
厉爱皊.
实验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86-88.
被引量:14
3
刘欣.
高职产学研结合特色定位与运作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48-50.
被引量:46
4
李斯杰.
从产业经济发展特点看我省高职院校办学[J]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6):46-50.
被引量:3
5
师琦.
高职院校产业发展前景初探[J]
.新西部(理论版),2008(8):38-38.
被引量:2
6
王宝荣.
知识经济与高校产业的经营机制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42-47.
被引量:7
7
汪群,王颖.
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J]
.现代经济探讨,2001(8):44-46.
被引量:69
8
李敏.
浅析校办产业的改革与发展[J]
.现代技能开发,2002(9):7-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余志.
对西南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203-205.
2
钟建国.
论高职院校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9):125-126.
1
李欣.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的讨论[J]
.管理观察,2012(32):63-64.
2
李实.
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析[J]
.经济视野,2013(22).
3
刘姝.
提升研培一体效能的激励机制设计[J]
.成人教育,2014,34(6):107-108.
4
叶四山.
教师需要现状调查与教师激励方案的修改[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35-135.
5
刘俊修,张晓琳.
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6):41-43.
被引量:2
6
方袁,谢辉.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量化考核[J]
.人才开发,2008(10):22-23.
被引量:1
7
胡凯娟.
制度创新推进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
.文教资料,2008(6):167-168.
8
张莉.
激励理论及其在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中的应用[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8):116-117.
被引量:1
9
熊维勤.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J]
.高等农业教育,2013(2):38-41.
被引量:8
10
江成城.
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设计[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8):204-206.
被引量:1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