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房地产》
2005年第1期16-16,共1页
China Real Estate
同被引文献31
-
1牛毅.我国房地产价格为何居高不下[J].中国房地信息,2005,0(3):54-56. 被引量:20
-
2谢家瑾.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与走向[J].中国房地信息,2005,0(7):28-31. 被引量:4
-
3汪小亚,代鹏.房地产价格与CPI相关性:实证分析[J].中国金融,2005(2):17-18. 被引量:20
-
4陈新桥,许文超.加息影响下的中国房地产[J].南方金融,2005(2):24-27. 被引量:10
-
5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泡沫[J].北方经济(内蒙),2005(2):52-53. 被引量:5
-
6李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政策因素与制度调整[J].商业时代,2005(9):69-70. 被引量:10
-
7陈淼峰,陈龙乾.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J].经济学家,2005(2):120-121. 被引量:25
-
8段岩燕,曹振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土地和金融[J].当代经济,2005,22(2):57-59. 被引量:8
-
9章辉赞,张红.加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3):30-32. 被引量:7
-
10刘琳.房地产价格上涨特征及原因综述[J].城市开发,2005(5):64-6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26
-
1魏海燕,张文贤.商品住宅主因素定价模型研究[J].科技导报,2006,24(11):49-54. 被引量:4
-
2陈科.重庆市房地产投融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63-66. 被引量:3
-
3方壮志.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与住房投资热的诱因[J].学习与实践,2007(5):31-35. 被引量:3
-
4郑思齐,王寅啸.房价上涨预期对住房需求的放大效应研究[J].中国物价,2007(6):52-55. 被引量:23
-
5邓宏乾,陈峰.中国住宅市场结构与房价的关系[J].开放时代,2007(4):62-71. 被引量:10
-
6王淇.论购房者预期与房价的相互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241-242.
-
7吴老二,刘婧.人口迁移与房地产价格——以广东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112-115. 被引量:13
-
8赵忠义.房价上涨与住房空置的矛盾现象研究[J].武汉金融,2008(1):43-44. 被引量:2
-
9范方志.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8(6):71-74.
-
10李飞.心理预期在房价调控中的作用[J].中国房地产,2008(9):24-25. 被引量:6
-
1何莹.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学[J].经济师,2005(4):52-52. 被引量:3
-
2蔡昊.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111-111. 被引量:2
-
3王欢.有色金属产业供应链的人力资源节约型模型[J].世界有色金属,2016,41(2):88-89. 被引量:1
-
4刘莉.浅谈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1):00079-00079.
-
5李沁.试谈电力企业人才需求平衡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4,0(23):121-121.
-
6徐一帆,李昭.宁波市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思考[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1999(1):26-27. 被引量:1
-
7何宁,丁伟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投资合作的实证分析[J].学术交流,2012(12):101-103.
-
8胡均民.1982—1996年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实证分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7(3):12-16.
-
9王超,王志章.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养老新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22-26. 被引量:3
-
10周宏.国际灰市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8(2):9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