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4年第12X期43-44,共2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38
-
1叶趣云.开展混龄拓展游戏,培养幼儿自我探究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0(12):164-165. 被引量:2
-
2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2):5-8. 被引量:76
-
3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探析[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2):3-3. 被引量:1
-
4吴一慧.幼儿园混龄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4):70-71. 被引量:4
-
5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64-10165. 被引量:6
-
6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7张更立.幼儿混龄交往的社会性教育功能探析[J]家庭与教育,2007(02).
-
8陆春燕.幼儿园混龄教育初探[J]山东教育,2006(12).
-
9李秀平.分层次抓好混合班教学[J]学前教育,1994(04).
-
10茅松娟.混龄区域游戏,引领幼儿快乐学习[J].幼儿教学研究,2008(4):24-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孔露,蒲红霞.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回溯与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4):119-124. 被引量:13
-
2陈思曼.混龄游戏中的教师支持策略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4):16-19. 被引量:6
-
3沈晗.国内外学前儿童混龄角色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0(9):107-109.
-
4吴丽红,陈竞蓉.我国幼儿混龄游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17(10):39-43. 被引量:1
-
5郭倩.农村幼儿混龄教育现状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3):70-71.
-
6李冰心.混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近况研究及策略[J].求知导刊,2018,0(23):26-26.
-
7万雪婷.浅谈混龄活动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才智,2019,0(9):180-180. 被引量:6
-
8陈攀攀.基于教师视角的混龄游戏组织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4):22-25. 被引量:2
-
9蓝雅莉.浅谈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0(12):191-191. 被引量:2
-
10张媛.我国幼儿园开展混龄课程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2):221-222. 被引量:1
-
1曹鹏.浅谈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下),2012(3):118-119. 被引量:1
-
2公晓.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J].宁夏教育科研,2014,0(2):50-51.
-
3宋宁.小学生“需要”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86(2):9-10.
-
4杨广柱,关立新.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6):79-80. 被引量:3
-
5史延民,张婧,段丹.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吉林教育(综合),2015(16).
-
6郭秀凤.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J].家教世界,2013,0(8X):63-63.
-
7杨福明.激励对班级管理作用的探究[J].魅力中国,2011(1):253-253.
-
8张立民,刘绪付,张立文.从激发兴趣入手[J].现代教育,2003(17):102-103.
-
9辛振海,王德喜,房强.体育教学中学生活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12):62-63. 被引量:2
-
10赵爱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石化教育,2000(4):3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