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人工降雨模拟设备的引进与应用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国内的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及监测单位,在进行水土流失、养分流失、土壤水分变化、土壤渗透性能等研究和监测工作中,多数是利用坡地径流小区,在侵蚀降雨后,对小区产生的径流、泥沙、养分和污染物进行观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科学规律。
作者
袁爱萍
机构地区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出处
《北京水利》
2004年第6期36-37,共2页
Beijing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
地径
土壤渗透性
养分流失
径流小区
土壤水分
引进
坡地
科学规律
科研
对数
分类号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68
1
郑粉莉,赵军.
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模拟降雨设备简介[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177-178.
被引量:66
2
谭明.
喀斯特水文地貌学——它的历史形成与最新进展[J]
.科学通报,1993,38(21):1921-1924.
被引量:12
3
李阳兵,王世杰,李瑞玲,熊康宁.
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石漠化成因初探[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6):37-42.
被引量:43
4
解明曙,庞薇.
关于中国土壤侵蚀类型与侵蚀类型区的划分[J]
.中国水土保持,1993(5):8-10.
被引量:6
5
张美良,邓自强.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及其形成[J]
.贵州工学院学报,1994,23(1):67-75.
被引量:30
6
郑粉莉,唐克丽,白红英.
标准小区和大型坡面径流场径流泥沙监测方法分析[J]
.人民黄河,1994,17(7):19-22.
被引量:11
7
孙超图,解建宝,李占斌.
掺气喷洒式极小雨强降雨装置实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4,8(4):91-95.
被引量:5
8
郑宏伟,李平康.
一种新型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装置的研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39-43.
被引量:6
9
王洁,胡少伟,周跃.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88-190.
被引量:47
10
李红,傅智.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粗集料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J]
.公路,2005,50(11):168-17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张光辉,刘宝元,李平康.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56-60.
被引量:57
2
刘艳,刘学全,崔鸿侠,周金星,何丙辉.
长江中游低丘黄壤坡面地表产流产沙规律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1):149-153.
被引量:3
3
刘艳,刘学全,崔鸿侠,周金星,何丙辉.
低丘黄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6):48-52.
被引量:8
4
孙恺,张季如.
针管式人工降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35(12):125-129.
被引量:5
5
李玲,周运超,尹先平.
不同降雨模式下石灰土坡地地表侵蚀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6):1-6.
被引量:4
6
李普庆,姚维华,戴修峰,关心.
朝阳地区固定火箭人工增雨能力建设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5):256-257.
7
史伊朝,孙文博,任陈潇,乔天熊.
基于PLC和WinCC的人工模拟降雨自动控制系统[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5,43(7):1260-1265.
被引量:1
8
夏平,蒋建清,蔡晶垚,程超.
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进展综述[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2):4-6.
被引量:3
9
谢林伸,韩龙.
人工降雨条件下4种下垫面的冲刷特征比较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6,33(2):67-69.
10
吴俊,王以尧,马艳.
基于新型径流采集方法的城市不同非渗透下垫面径流系数解析[J]
.环境工程,2021,39(2):47-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褚峰,张宏刚,邵生俊,邓国华.
人工合成类废布料纤维纱加筋黄土力学变形性质及抗溅蚀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20(S01):394-403.
被引量:5
2
邓大鹏,刘琦,卢耀如,任标.
基岩裸露率与土壤厚度对土壤流失影响的模拟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2022,44(S02):160-163.
3
谢云,林小鹃,刘英娜,郑袁志,刘宝元,张光辉.
槽式摆喷头下喷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雨强及其空间分布率定[J]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6.
被引量:20
4
陈晓燕,周继,魏朝富,何丙辉,魏世强.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PAM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4):548-560.
被引量:4
5
梁涛,王凌青,胡雅燕,崇忠义,王伟力,曹红英,P.Kleinman.
坡度与雨强对磷和稀土元素径流输出的影响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5):741-749.
被引量:7
6
李君兰,蔡强国,孙莉英,郑明国.
坡面水流速度与坡面含砂量的关系[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73-78.
被引量:52
7
董建志,张科利,王颖,苑爽,张卫香.
黄土高原公路弃土场侵蚀规律及其模拟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1,25(2):67-71.
被引量:6
8
刘洪鹄,刘宪春,张平仓,王一峰.
南方崩岗发育特征及其监测技术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2):19-23.
被引量:17
9
李君兰,蔡强国,孙莉英,陈俊杰.
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对细沟侵蚀的交互效应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6):8-13.
被引量:29
10
李永强,赵萌莉,韩国栋,焦树英.
不同年限草原撂荒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2,34(3):61-64.
被引量:31
1
段煜萍.
水土保持工作应以自然为本遵循科学规律[J]
.内蒙古水利,2010(4):64-65.
2
李玉英,黎祚辉.
湛江市的节水灌溉工作[J]
.节水灌溉,1999(3):35-38.
3
穆惠荣.
新品种引进注意事项[J]
.中国种业,2008(3):53-53.
被引量:4
4
时宝华.
重视专用型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与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5):37-37.
5
曾其真.
水稻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1993,20(3):10-12.
6
梅景林,刘晓民,武凤鸣.
要按科学规律搞好保护性耕作[J]
.农机科技推广,2002,0(4):15-16.
7
谭监润,袁文斌,武海燕,冉峰,张亚东.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引进与应用[J]
.南方农业,2011,5(3):61-63.
被引量:10
8
石雷.
“先玉335”给育种界惹来麻烦[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0(5):1-2.
9
半月时政[J]
.今日浙江,2009(10):6-6.
10
胡奕,戴全厚,王佩将.
喀斯特坡耕地产流特征及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6):46-51.
被引量:23
北京水利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