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才汇集机制的形成简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使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从远程争夺变成零距离争夺,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态势。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着更加广泛的人才国际化浪潮和更加激烈的人才争夺,必须从机制上解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构建“人才汇集机制”的要求。
作者
林双泉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人才汇集机制
国际竞争国内化
竞争国际化
人才争夺
中共十六大
留住人才
人才竞争
培养人才
创新能力
简论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人才强国战略导读编写组.《人才强国战略导读》[M].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
韩继园.
“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
.中国人才,2003(2):4-6.
被引量:14
3
李建钟.
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
.中国人才,2003(2):15-17.
被引量:26
4
楚德江.
试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J]
.中州大学学报,2003,20(2):19-2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7):5-7.
被引量:1075
2
刘国权,吴作斌.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J]
.行政论坛,2002,9(4):63-65.
被引量:5
3
王敏,吴泽俊.
欠发达地区高校构建人才汇集机制的研究[J]
.企业经济,2005,24(10):154-155.
被引量:2
4
涂玉华,张业权.
浅议我国女性劳动力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1):67-69.
被引量:6
5
鲁建彪.
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08-112.
被引量:9
6
牛冲槐,张敏,段治平,李刚.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组织冲突消减的研究[J]
.管理学报,2006,3(3):302-308.
被引量:35
7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
.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被引量:201
8
牛冲槐,张敏,接民,李刚.
人才聚集中自我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8):148-154.
被引量:18
9
牛冲槐,张敏,段治平.
人才聚集现象与人才聚集效应分析及对策[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3-17.
被引量:42
10
牛冲槐,张敏,王汉斌,李刚.
基于和谐管理下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10):75-7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8
1
付美榕.
美国的顶尖人才优势及其动力机制[J]
.学术前沿,2012(9):50-60.
被引量:1
2
刘国权,吴作斌.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J]
.行政论坛,2002,9(4):63-65.
被引量:5
3
旷勇.
论服务型政府构建[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3-56.
4
张广学.
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及对策[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74-76.
被引量:1
5
曹荣庆.
论我国未来政府的制度特征[J]
.中国行政管理,2005(5):90-92.
被引量:5
6
朱萍.
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推进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14-16.
被引量:4
7
王敏,吴泽俊.
欠发达地区高校构建人才汇集机制的研究[J]
.企业经济,2005,24(10):154-155.
被引量:2
8
涂玉华,张业权.
浅议我国女性劳动力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1):67-69.
被引量:6
9
鲁建彪.
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08-112.
被引量:9
10
牛冲槐,张敏,段治平,李刚.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组织冲突消减的研究[J]
.管理学报,2006,3(3):302-308.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5
1
牛冲槐,樊燕萍,张敏.
人才聚集效应系统研究[J]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2):99-103.
被引量:43
2
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03-16.
3
韩继园.
“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
.中国人才,2003(2):4-6.
被引量:14
4
顾成敏.
教育创新是人力资源开发之本[J]
.改革与理论,2003(6):32-35.
被引量:3
5
黄爱民,刘楼.
人才资本聚散机制研究[J]
.人才瞭望,2004(1):11-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唐朝永,师永志.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支持系统研究[J]
.太原科技,2010(3):37-39.
2
颜燕师.
浅析福建自贸实验区人才聚集战略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94-95.
1
李牧.
神州大地汇英才[J]
.中国人才,2003(2):9-11.
2
韩继园.
“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
.中国人才,2003(2):4-6.
被引量:14
3
徐敏.
构建适合高校特征的人才汇集机制[J]
.人才开发,2005(2):36-38.
被引量:1
4
李建钟.
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
.中国人才,2003(2):15-17.
被引量:26
5
心潮起伏抒情怀 干劲倍增话发展[J]
.浙江工商,2002(11):11-12.
6
郭满堂.
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J]
.乡镇企业导报,2002(12):4-4.
7
何伟.
国资委任务的定位问题[J]
.群言,2003,0(12):14-16.
8
周正庆.
完善创业机制 推进创业投资与创业板市场发展——在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讲话[J]
.深交所,2007,0(12):11-13.
9
肖辉然,刘延镇.
国企改革的政策性与艺术性[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6(3):40-40.
10
陈华.
民营企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华东科技,2005(7):4-7.
教育评论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