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的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篮球专项灵敏素质的概念、特征、研究动态及现状、影响篮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指出发展篮球专项灵敏素质方法手段的选择 ,一定要与篮球专项技术及动作结构的特点相吻合 ,并且应与速度、力量、柔韧、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相结合。
作者
潘力平
机构地区
山东体育学院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关键词
篮球
灵敏素质
专项技术
动作结构
方法手段
训练效果
力量
吻合
研究现状
影响
分类号
G8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4
1
C*亚纳尼斯.再论灵敏性及其分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6,(1).
2
刘乐群.
如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发展速度和灵敏[J]
.安徽体育科技,1998,19(4):13-15.
被引量:6
3
张祖安.
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
.体育与科学,1990,11(2):30-32.
被引量:4
4
潘力平等.发展少儿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方法手段的研究.待发表.
共引文献
7
1
隗金水,陀经地.
少年女子乙组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与训练手段的相关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4(4):48-57.
被引量:4
2
龚大利,王美春,刘漱玉,兰鹏.
乒乓球运动对提高灵敏素质的实验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26-27.
被引量:13
3
胡峰.
浅谈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J]
.内江科技,2012,33(11):161-161.
被引量:7
4
肖军.
变换训练法对提高大学生灵敏素质训练的应用效果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6):34-34.
被引量:2
5
赵茂勇,吴理义.
少年篮球运动员体前变向换手过人技术教学与训练方法[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7):32-33.
被引量:5
6
冯琦.
高校乒乓球教学如何锻炼灵敏素质[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89-90.
被引量:5
7
高昊.
诱导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青少年体育,2019,0(11):57-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6
1
李云成,周继锋.
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方法与技巧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23(S01):99-101.
被引量:10
2
许崇高,严波涛.
动作协调能力属性及其相关定义的理论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31-34.
被引量:37
3
刘乐群.
如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发展速度和灵敏[J]
.安徽体育科技,1998,19(4):13-15.
被引量:6
4
周桂琴.
变换练习法在大众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6):120-122.
被引量:6
5
杨桦.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60-62.
被引量:68
6
刘新征,蒋纯金,赵志明.
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11-113.
被引量:55
7
郑亚绒.
球类运动中协调能力与灵敏性关系的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68-69.
被引量:2
8
王守恒,薛正武,曾凡星,朱浩.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5):48-50.
被引量:18
9
张冉.
中美优秀男篮运动员部分技术和形态指标比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3):93-96.
被引量:5
10
许崇高,权德庆,严波涛,黄海,徐政.
对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研究的前瞻与构想[J]
.体育科学,1998,18(3):93-9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0
1
龚大利,王美春,刘漱玉,兰鹏.
乒乓球运动对提高灵敏素质的实验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26-27.
被引量:13
2
王兵,黄刚强.
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进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110-112.
被引量:23
3
唐刚.
篮球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与提高[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4):81-83.
被引量:4
4
程春凤,潘秀刚.
篮球训练对普通中学生体质的影响[J]
.体育世界,2010(9):114-116.
被引量:2
5
郑言霞,陆雨驰.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1):157-158.
被引量:10
6
杨飞,田虹,万宏.
四川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6):104-105.
被引量:4
7
高旭.
浅谈提高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J]
.中国科技博览,2011(9):184-184.
被引量:1
8
高博,孙岩.
篮球运动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的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0(2):62-64.
被引量:4
9
赵春英,赵亮.
篮球专项学生体能训练课程达标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学术版),2011(6):52-54.
被引量:1
10
戈忠志.
高中女子篮球运动员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的几个方面[J]
.考试周刊,2012(10):99-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肖红,于亮,赵丽.
学龄儿童灵敏素质发育规律及其与脑电信号的关系[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12):942-949.
被引量:4
2
邢逸舟,邢红林.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实验研究[J]
.体育视野,2024(19):128-130.
3
赵响,詹建国.
幼儿灵敏素质结构模型构建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12):120-137.
被引量:2
4
何小军.
论篮球比赛中的同步对位移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2):93-96.
被引量:2
5
鄢锋.
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计划与实施[J]
.科技资讯,2007,5(23).
被引量:4
6
曹永勇.
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J]
.幸福家庭,2009(8):43-44.
7
史伟娟.
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J]
.搏击(体育论坛),2010,2(8):48-49.
被引量:7
8
张得保,王贺立.
篮球运动的规律与哲学思想[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75-78.
被引量:21
9
王娟娟.
乒乓球运动科学训练方法及手段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00-301.
被引量:6
10
丁宁.
对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内江科技,2008,29(6):16-17.
被引量:9
1
刘少博.
体育舞蹈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特征及其发展[J]
.黑河教育,2010(4):42-42.
被引量:1
2
徐雪景.
不同BMI值对应形态、机能及素质的特征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28):11-13.
被引量:1
3
林雪峰,杨军.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的研究[J]
.滨州学院学报,1998,19(4):69-73.
被引量:3
4
李静.
优秀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24-226.
被引量:1
5
彭毅.
短跑运动员腿部动作与成绩、步长和步频间的相互关系[J]
.体育教学,1984,0(2):15-18.
6
郑念军,宋作本.
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1):1-4.
被引量:32
7
秦国富.
对步枪射击基本功及其训练的探讨[J]
.成才之路,2009(6):85-86.
被引量:1
8
楼一峰.
对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4):364-365.
9
胡嘉樵.
在篮球专项提高课中如何处理技术教学和增强体质的关系[J]
.中国学校体育,1983,0(4):25-27.
10
任肇祥.
撑竿跳高运动专项力量素质的特征分析[J]
.内江科技,2012,33(5):37-38.
被引量:2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